集贤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赵海英

赵海英

南充市蓬安县周口街道青龙街社区居民

  赵海英,女,1967年7月生,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周口街道青龙街社区居民。2005年女儿秋华出生,6个月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和唐氏综合征。赵海英没有放弃,她辞去工作,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坚持康复训练,帮助女儿融入社会。发现女儿对戏曲的兴趣后,她努力说服戏曲老师收女儿为徒,陪伴她学习川剧变脸,赵海英用坚守诠释了伟大的母爱。赵海英曾荣获“四川好人”等荣誉。

  以爱为舟:在命运的逆流中守护奇迹

  生下小秋华时,38岁的赵海英已是高龄产妇。女儿的出生,让全家喜出望外。但很快,赵海英便发现了女儿的异常,“她的嘴唇有点裂开,喂进嘴的奶水总是顺着嘴角流出来。”送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赵海英,秋华的口腔上颚有个洞,吃东西可能会从鼻子里出来,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更是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可赵海英反而更加小心呵护女儿。但秋华的状况愈发糟糕,“不会笑、也不会哭,眼神有些呆滞,脑袋也抬不起来。”秋华6个月大时,赵海英夫妇再次带着她前往医院,就是这一次,秋华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和唐氏综合征。当医生说出“带不活的,你可以放弃”时,赵海英紧紧搂住女儿:“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放弃你。”

  辞去工作的赵海英,带着女儿开始了漫长求医路。重庆成都北京的各大医院,她带着女儿辗转千里,行李箱里装满奶粉、尿布和康复训练手册。最艰难的日子里,秋华因口腔上颚裂无法正常进食,赵海英就用滴管一点点喂流食,每隔两小时就要起身查看是否呛奶。

  回到蓬安老家后,赵海英开始了自创的“生存训练”。她每天抱着女儿坐在小学对面的地摊上,让秋华感受同龄孩子的欢声笑语。当看到女儿第一次转动眼珠追寻人声,她喜极而泣:“我的秋华在和世界打招呼呢。”两岁时,在数千次的扶站训练后,秋华终于在母亲的掌心迈出第一步,摇摇晃晃的身影让赵海英坚信:“只要不放弃,奇迹就会发生。”

  幼儿园的陪读时光是另一场硬仗。赵海英搬来小桌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像影子一样跟着女儿,秋华尿裤子了,她立刻拿毛巾擦拭;小朋友躲着这个“不会说话的怪孩子”,她就蹲下来教秋华比划“你好”“一起玩”的手势。午休时,别的家长都回家了,她却在寝室给女儿按摩僵硬的四肢,一按就是三年。邻居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暮色里,赵海英背着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哼着改编的儿歌:“小手洗干净,米饭香喷喷,我的秋华最能干……”这些重复千遍的日常,织就了秋华最初的生存密码。

  以心传艺:在川剧的脸谱中点亮希望

  送秋华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赵海英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我不能陪她一辈子,得让她有自己的翅膀。”当发现女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赵海英毅然踏上了艺术启蒙之路。小提琴课上,秋华握不住琴弓;拉丁舞课上,她跟不上节拍。但赵海英始终相信:“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频率,我的女儿只是需要更久的等待。”

  转机出现在2021年的残联活动。当秋华盯着川剧变脸演员的脸谱露出罕见的专注,赵海英立刻抓住机会:“林老师,您看这孩子,她眼里有光。”面对前来恳求的母亲,戏曲演员林春被秋华模仿变脸动作时的认真劲打动:“那就试试吧,只要她愿意学。”

  从此,母女俩的生活被川剧填满。清晨六点的客厅成了练功房,赵海英跪在地上帮女儿压腿,膝盖磨出了血泡。为了让秋华分清左右,她在地板上贴满箭头标识,自己先练百遍再教女儿。变脸需要快速甩头,秋华常因平衡感差摔倒,赵海英就用毛巾垫在她额头,自己喊着节拍陪练:“一、二、甩!”

  然而最困难的还是节奏的把控,川剧变脸讲究“气、神、形”合一,秋华总是慢半拍。赵海英想出笨办法,把每个动作分解成图片,贴在卧室墙上,每天起床就对着图片复述。有次秋华练到崩溃,把脸谱摔在地上,赵海英轻轻捡起:“还记得你第一次抬头看小朋友吗?那时你也觉得难,现在不是做到了吗?”母女俩抱头痛哭后,又继续投入练习。林春老师后来回忆:“我从没见过这么执着的母亲,她不是在教女儿变脸,是在教生命如何绽放。”

  以行践诺:在舞台的聚光灯下见证成长

  2023年5月的那个夜晚,对赵海英来说比任何节日都难忘。秋华第一次登上舞台,戏服在追光下闪耀。当女儿熟练地甩袖、转身、变脸,台下掌声雷动,她却躲在侧幕偷偷抹泪——这是600多个日夜的汗水换来的时刻,这是母女一起坚持不懈谱写出的壮歌。

  四川省残联汇演那天,秋华从容地向观众鞠躬,赵海英在观众席看到女儿眼中的自信,突然想起多年前的场景,幼儿园里,她教秋华用筷子夹豆子,十次有九次掉在桌上,如今女儿却能在台上完成高难度动作。“这不是变脸,是生命的蜕变。”她在日记里写道。

  家庭聚会上,赵海英曾对孙辈说:“你们的幺幺来自星星,需要更多的爱。”如今,她骄傲地指着舞台上表演的秋华:“看,星星的孩子也能发光。”

  在蓬安县残联的代表会上,赵海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人说我伟大,其实我只是做了母亲该做的事。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的礼物,唐氏宝宝只是包装特别一点,需要我们更耐心地拆开。”她的发言让许多特殊儿童家长落泪,因为他们知道,这背后是无数次的崩溃与坚持,是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母爱篇章。

  赵海英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坎坷,但只要有爱作舟,有坚持为桨,她们一定能划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就像川剧变脸中那抹鲜艳的红色,在岁月的舞台上,永远闪耀着母爱的光芒。

猜您感兴趣

师德楷模

赵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