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治奎,男,1977年2月生,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焕古镇春堰村四组村民。
许治奎28岁时突发意外,导致下肢瘫痪。后来,为给二哥治病,他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赡养老母亲、抚养侄女以及偿还债务,他克服肢体残疾带来的困难,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努力发展生态养鸡产业。历经重重艰辛,他终于还清了全部债务。许治奎的自强不息与诚实守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许治奎曾获“陕西好人”等荣誉。
一诺千金扛重担
许治奎的人生在2005年发生了重大转折。那年28岁的他在山西某煤矿务工,遭遇井下塌方事故,腰椎断裂,导致下肢瘫痪,从此余生只能依靠轮椅生活。2006年,二哥被确诊为食道癌,许治奎将除自己两次手术花费之外的11万元煤矿赔偿款全部用于二哥的治疗,还另外借了8万多元,但最终仍没能挽救二哥的生命。
二哥去世后,留下了年仅2岁的侄女和年逾七旬的母亲,生活的沉重打击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都落在了许治奎身上。面对残疾的身体和巨额债务,自小坚强好胜的许治奎没有退缩,他立下誓言,一定要养活自己、侄女和母亲,更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他把每一笔借款都详细记录在账本上,还说:“别人帮我是情分,还钱是我的本分。”尽管行动不便,他依然坚持每天坐着轮椅料理家务,照顾母亲和侄女。除此之外,许治奎决定发展土鸡养殖产业,还清外债。“不能外出打工,就守着土地找出路,只要肯吃苦,总能还清债。”
诚信为本赢信任
说干就干,许治奎开始购买粮食、联系鸡苗,踏上了在轮椅上探索禽类养殖的道路。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养殖经验,许治奎一开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除去成本,几乎没挣到什么钱。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做任何事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心血。每次给鸡喂食,他都要从家里挪到院子里,对普通人来说短短几步路,对他而言却异常艰难。夏天高温酷热、冬天寒冷彻骨的极端天气,也是他最担心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家的鸡因高温或严寒生病,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准备喂鸡的粮食和水。趁着喂鸡的间隙,他还要仔细观察鸡的精神状态、粪便等情况。
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许治奎逐渐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10只鸡,逐步发展到了如今的600多只,实现了年净利润2万元。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债务也开始一笔一笔地偿还。凭借丰富的经验,他成了当地的养鸡“土专家”。他养的鸡肉质鲜美、生态健康,很受大家欢迎。
守信践诺终圆梦
为了让许治奎坚定信心、乐观生活,政府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扶持,帮助他全面落实五保、雨露计划等惠民政策。为了方便他开展养殖,当地政府还专门为他修建了一条长约300米、宽2米的生产步道,方便轮椅通行。同时,政府通过消费帮扶、推销宣传等方式,帮助许治奎拓宽了销路。许治奎的诚信与坚韧,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每到春节,镇上的乡贤、茶企负责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公益协会都会前往焕古镇春堰村,向许治奎购买养殖的鸡。仅春节期间,他就能卖出300多只鸡,养殖的鸡成了当地的热门“土特产”。
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母亲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也日渐好转,侄女也考上了大学。每年年底挣到钱后,许治奎首先会拿出一部分用来还债,剩下的则作为一家人的生活费。每次还完钱,他总会第一时间掏出那本已经泛黄的账本,还一笔就划掉一笔。看着欠款日益减少,一个个名字被划掉,他的心里感到无比踏实安稳。就这样,年复一年,在自己的艰辛努力和政府的倾心帮扶下,债务清单终于被彻底清零,许治奎如释重负,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