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孙益辉

孙益辉

宁波市鄞州区“的士大食堂”负责人

  孙益辉,男,1973年11月生,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士大食堂”负责人。

  2015年,开了18年出租车的孙益辉改行开了一家专门服务出租车司机的餐厅“的士大食堂”,承诺让“兄弟们”随时能吃上热饭。餐厅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他承诺“10元吃饱15元吃好”,10年来价格仅涨了1元。“的士大食堂”日均用餐人次超1000,成了宁波出租车司机的定点餐厅和温馨驿站。孙益辉曾获“浙江好人”等荣誉。

  开了18年出租 转行开“的士食堂”

  孙益辉是浙江宁波鄞州区姜山镇人,家中兄弟二人,他排行老大。1997年,他购置了一辆出租车,和弟弟开启了两班倒的“的士生涯”。开出租车多年,孙益辉深切体会到司机谋生的艰难。他们一周七天连轴转,肠胃病、颈椎病、腰肌劳损成了这一行的常见病。尤其是过了饭点,“吃饭难”成了司机们最头疼的问题。当时,专门供司机停车吃饭且价格实惠的饭店寥寥无几,后半夜还在营业的更是压根没有。

  2015年,孙益辉拿出全部积蓄,转行投身餐饮行业,决定开一家专门服务出租车司机的食堂。与很多餐饮店不同,孙益辉把司机们当作“自家兄弟”,对他们怀着特殊的感情,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兄弟们随时能吃上热饭、有个歇脚的地方。日子一长,司机们在这里也渐渐有了家的感觉。他们可以自己打菜、盛饭,还能免费续饭、接开水、泡茶叶、换硬币。如今,“的士大食堂”日均用餐人次超过1000,成了宁波市出租车司机的定点餐厅和温馨驿站。

  24小时不打烊 10元吃饱15元吃好

  开了18年出租车,孙益辉太懂出租车司机吃饭没个准点、过了饭点没处吃饭的难处了,他承诺食堂全天不打烊,要让司机们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除了中午和傍晚的用餐高峰期,其他时段食堂也会陆续上新菜。深夜两点多,出租车司机李师傅送完乘客后,驱车三四公里,径直来到了“的士大食堂”。他熟练地拿起碗筷,盛了红烧肉、蚕豆、海带丝,又拿了一瓶可乐,一口气吃了三碗大米饭。这时,刚打了个盹的孙益辉醒了,他手持付款机器慢悠悠地走过去,“滴”一声,李师傅支付了14元。有时候,孙益辉实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客人来了就自己取餐、自己结账,彼此以信任换取信任。凌晨时段虽然不供应早饭,但食堂的门一直开着,方便有人来打壶水、上个厕所、给手机充会儿电什么的。他的食堂永远为司机们亮着一盏灯,让他们能有个地方歇歇脚。

  出租车司机吃什么、怎么省钱,是孙益辉经常琢磨的事儿。他理解出租车司机赚钱不容易,能省的地方就得省。让司机们“10元吃饱、15元吃好”,这是孙益辉给自己定下的承诺,毕竟他曾经是同行。食堂每天供应60种菜品,荤素搭配、种类丰富。10年来,房租、物价、人工成本都在涨,可要想维持菜价便宜、分量又足,还得24小时营业,孙益辉就得付出更多。为了降低成本、保证食材新鲜,他每隔三天就会去离食堂20多公里的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采购。他通常凌晨2点出发,这时候食堂客人最少,妻子王静会过来帮他看店。装满一车食材,4点多回到食堂,他又得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为了节省开支,孙益辉70多岁的母亲和儿子儿媳也经常来帮忙。算上运营成本,食堂开了10年也没赚到多少钱,但它却成了宁波出租车司机的驿站,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不算经济账,算良心账。”孙益辉对此感到很满意。

  身体吃得消 就会一直坚守

  经营“不眠餐厅”多年,累是肯定的,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夜班出租车司机变少,有时一小时才来一个客人,此时食堂开门是亏本的,但孙益辉仍坚持着对兄弟们的诺言。10年下来,原本壮实的孙益辉身体也扛不住了,他时常一副没睡饱的样子,有时站着都能睡着。70多岁的老母亲看了心疼,一再劝他把食堂关了或转让出去。但孙益辉态度坚决,他说:“这么多兄弟要吃饭,总要有个地方。苦就苦点吧,如果有一天身体真撑不住了,那也转给开过出租的同行,让大食堂永不打烊。”

  孙益辉这份坚持的背后,是他对出租车同行的感情。在的士食堂,忙碌了一天的司机们经常围坐在一起,或分享接了大单的喜悦,或一吐烦心事的不快。吃着热乎饭,拉着家常,这对孙益辉和顾客们来说,已然成了一种习惯。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

孙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