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先,男,1971年6月生,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自1990年父亲偏瘫后,叔先便一边工作一边协助母亲照顾父亲。2016年,父亲患阿尔兹海默症,2018年母亲又因冠心病发作失去行动能力,自此叔先独自承担起照顾二老的重任。多年来,叔先为父母换衣洗漱、喂水喂饭,带着他们上班,用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的“孝道”。叔先曾荣获“四川好人”等荣誉。
昼夜相伴 萤光下的守候
在天台山景区工作的叔先,深耕萤火虫研究十几年,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每当夜幕降临,天台山肖家湾蓝槽子一带,荧光点点。此时,叔先便会带着年迈的父母出没在山林间。为了跟踪一种新发现的不知名萤火虫,他常常一跟踪就是一夜。父母腿脚不便,就在路边或车里等待,漆黑的夜色中,妈妈一声声“叔先”的呼唤,饱含着担忧与牵挂。
多年来,从正天台到花石海,从肖家湾到凤凰瀑布,天台山上无数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那点点萤光,见证着一家人相互陪伴的时光。
叔先兄弟姊妹们都在外地工作,父亲瘫痪30多年,脑出血反复发作四次,大部分时间处于失智状态;母亲也患有冠心病、骨质增生、颈腰椎病,行动困难,照顾父母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叔先一人肩上,带着爸妈上班成为常态。
日夜操劳 护理中的坚守
晚上11点半,伺候完父亲的头次夜尿,叔先还要把从药店买回来的几大包日常用药仔细分开。父亲的、母亲的,周一到周日,早上、中午、晚上,饭前、饭后,一一分好装入药盒,等忙完这些,往往已经夜里一点过了。清晨7点,还在酣睡的叔先就会被父亲叫醒。父亲夜里常常把尿撒在床上、被子和枕头上,尽管叔先做了周全的防护措施,铺了五层隔尿垫,在父亲腰上系弹性腰带并贴身卡上大隔尿垫,但意外仍时有发生。叔先就衣不解带,随时起身查看。
起床后,叔先要替父亲和母亲穿上衣裤,测量血压血糖,根据数据决定如何吃药,并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及昨夜表现。密密麻麻的记录本,记载着父亲和母亲的一日三餐、各种表现以及叔先对父母状况的分析判断。久病成医,叔先则已然成为了一位超级护理员,对于父母的用药,他都能精准把握。
然而,照顾失智的父亲并非易事。一旦服药打针就必须马上吃饭,否则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危及性命。可父亲有时耍起脾气,谁都不认,不配合吃饭,这让叔先既紧张又害怕。每当处在崩溃边缘,他只能躲出去平静一下,然后回来继续耐心哄劝。
父亲在家总是哭闹,一上车就安静了。为了安抚父亲,叔先的小破车就像他的肩膀和怀抱,载着父亲四处奔波。进城买药、打听好医生看病,一路上,叔先要应对父亲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小便问题。车里备着尿壶、纸尿裤、内外衣裤、清水、开水壶、干湿纸巾、垃圾桶、塑料袋等,一旦父亲有情况,他立马停车,从容耐心地处理,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最艰难的是夜晚,父亲吵夜如同幼儿,叔先为了父亲的健康安全,不得不选择性地绑住父亲的好手好脚,用毛巾或棉花包起来,在长明灯下,守护着父亲。
超越亲情 精神上的传承
叔先说,只要父亲还在,这个家才有支柱有精气神。虽然父亲大部分时间失智痴呆,没有什么生活质量,但叔先每日精心护理,让父亲吃好穿暖,体面干净。
叔先的任劳任怨,被大家看在眼里。2020年,他获得“温暖邛崃”年度人物提名,领奖时他依然带着寸步不离的父亲,中途还得带父亲去处理大小便,一切都如往常一样自然。他认为从点滴小事做起,善待父母,让小爱汇聚成大爱,温暖整个世界。
这些年,叔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萤火虫复育和照顾父母中。他为天台山赢得了“环球十大萤火虫栖息地”“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的殊荣。叔先的爱,在辽阔世界里,也许只如夜晚陪伴父母的微弱萤光,但照亮的却是父母的全世界。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