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政,男,1975年12月生,大连市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2017年荣获大连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18年荣获“大连好人”;2019年荣获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大连市先进工作者。
心系患者 用实干传递生命的温度
在大家眼中,李会政很忙,要么在门诊出诊,要么在病房查房,如果在科室找不到他,那他一定在手术台上。李会政极其重视患者感受,遇到病情较重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他都坚持自己去查房。他说:“有时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看到患者的一个眼神就要知道他什么状态,我必须对患者负责到底;有时患者情绪不稳定,医生说一句‘没事’比其他方法都管用,患者这一天都会很舒服。”2024年6月,李会政以其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成功举办第四期无喉发音班。目前,近百名无喉学员通过培训学会了发声交流,回归社会。长期以来,李会政坚持利用微信平台普及医学知识,并和随访患者交流,尽量减少患者的奔波。在科室工作和专业工作之余,他都会定期带上他的团队去周边社区做志愿服务,去周边县区送医送药送技术,义诊义治,这一做就是13年。
技术过硬 用专业丈量生命的长度
别人不敢做,我们来做。这句话对李会政来说不是一声大话,而是一种担当,他常说,与其让患者奔波求医,不如用技术占领高地。不久前,市民刘女士致电媒体,感谢李会政救回其57岁甲状腺癌复发的姐姐。当时患者的肿瘤紧贴颈总动脉,多地求医均建议放疗,因为手术风险太高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李会政时,迅速安排手术。手术过程异常凶险,肿瘤与主动脉界限模糊,但李会政凭借其精湛医术成功切除癌肿。刘女士每每提起姐姐能重获新生总是热泪盈眶:“李老师的手术刀救了姐姐!”
就这样,李会政依靠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执着,练就了一身的技术。16年里,他完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头颈部肿瘤千余例,成功实施很多疑难手术,还将甲状腺精细被膜解剖法准确应用于甲状腺癌患者,保证了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他的一些工作理念和技术手段对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喉癌、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等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他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为患者打造个体化治疗。还有一些病情更复杂的患者,需要开展各种皮瓣、游离空肠和胃代食道等头颈部的手术,他就攻克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化繁为简,并将高端的医疗技术下沉基层医院。
勤于学习 用匠心雕琢生命的厚度
李会政作为学科带头人,坚持做到科内同一目标、稳步前行,科外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医院间技术共享、教学相长。16年来,他带领团队健全科室亚专科发展,搭建起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和转化五位一体的新型科室,科室年手术量提升至700余台,实现了学科发展的飞跃。在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勇挑重任,带领科室人员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创新诊疗方式、优化服务流程,为外籍人士在大连市看病就医营造了良好医疗服务环境。李会政常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路上,医生成长,患者受益,团队进步。”
如今,李会政身兼两科,重担在肩,他力求在兼并和融合中促发展,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作为负责人主持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多项,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国际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