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斌,男,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兼儿童呼吸科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吴亚斌有一手哄娃看诊“绝活”,还是一个特别的“技术咖”。他擅长使用跟学科相关的各种仪器设备,用一条小小的支气管镜开展了多项四级手术;他钻研探索各类呼吸内科疑难杂症,引入多项先进技术和多学科检测,为特殊患儿创造生机。
妙手仁心稚童新生
时间回到2023年初,黄冈一家医院向吴亚斌发来求助,一个早产儿在出生98天后,仍然呼吸急促,反复肺炎,迟迟不能撤下有创呼吸机。患儿转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内科后,吴亚斌通过仔细的检查和病例研究初步判断是气道问题,随后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了患儿的先天性声门下气道狭窄,“扼”住了孩子的呼吸。
查出病因后,吴亚斌为患儿制定了诊疗计划,先后分三次完成了白膜切除术和气道球囊扩张术。因为治疗难度大,手术周期长,患儿还有其他疾病,家庭护理复杂,而且患儿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吴亚斌带领护士手把手教他们家用呼吸机,帮他们申请救助基金,还定期给他们打电话指导养育和鼓励。
一场长达一年的陪伴,终于迎来了孩子的康复。这次复查,宝宝见到吴亚斌时突然伸出双手要“抱抱”,让现场所有人惊喜又感动。
“我曾经做过几年的成人内科医生,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儿内科后,却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1995年,吴亚斌大学毕业后从事的是成人内科临床工作。在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来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工作。儿科被称作是“哑科”,哭闹的孩子,焦虑的家长,最初也曾让他“头疼”,但他迅速练就了一身“哄娃”绝活,随时一个小玩具和物品,一个响指,吸引孩子注意的瞬间完成听诊体检;从家长们混乱的表述中精准捕捉有效信息,再用多角度提问印证自己的判断,然后给出精准诊断及治疗。
“经过我们的救治,绝大部分患儿都有很好的临床结局。”吴亚斌说,从此,更快捷、高效、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好小患者成了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斩病破疾技术先行
2024年初,一个1月龄的婴儿出现了呼吸困难、需持续氧疗,家长求助于吴亚斌。经过内镜检查,孩子患有“喉蹼”,有一圈蹼状膜覆盖在患儿的喉管,阻碍呼吸。
手术当日,麻醉师完成患儿镇静和局麻,吴亚斌立刻上台将支气管镜伸入孩子喉部,用激光切割打开狭窄的“蹼”,“稳、准、轻、快”地完成了这台手术。
作为一位儿童呼吸内科专家,吴亚斌被同事们称作“技术咖”。进入儿内科两三年后,他就包揽了所有的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和胸腔穿刺,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操作调试技术,以及儿科临床实验室各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和检测。
吴亚斌大量研究前沿的专科救治病例,不断拓展儿科支气管镜技术难度和技术广度。2023年,科室建设成标准的儿科呼吸内镜中心。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流行大年”中完成了呼吸内镜2742例,让这个“小小的镜子”成为重症肺炎患儿救治的一把利器。
交出高分“答卷”
在儿科工作的20年间,吴亚斌注重团队建设,在经年累月的强化和培训中,儿内科淬炼成为一支护佑全省危重患儿的“铁军”。
2023年,武汉先后迎来了多轮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峰。“在就诊高峰时期,省妇幼儿内科必须顶住,保证所有来院患儿及时获得诊疗。”作为儿内科主任及支部书记,吴亚斌带领儿内科团队积极“迎战”,全员上阵。
除了迎战门诊高峰,住院部的压力也必须接住。2024年下半年出现大量支原体感染患儿,吴亚斌带领科室医护积极践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南共识,针对重症肺炎并发症如塑型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闭塞性支气管炎和肺栓塞,熟练应用各种诊疗技术应对,充分利用支气管镜解决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向患儿家长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