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1976年01月11日出生,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程翔一直在寻找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2016年,程翔带领团队开展了我国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吸附治疗。2024年,程翔又提出了用于诊断冠心病患者残余炎症风险的中国标准,对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程翔带领的心内科团队正在研发高血压治疗性降压疫苗,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为高血压防治带来突破性进展。2024年获评“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年度人物;2022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评为湖北省医德楷模;2020年荣获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
探索心脏病防治的中国方案
深耕心血管领域20余载,程翔及其团队开展了诸多原创研究工作。一是提出预测冠心病患者残余炎症风险的中国新标准。程翔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一些炎症指标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患者未来是否会再次发生心梗或者死亡,而这一标准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群。建立中国人的预测标准并进行干预,能够大大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二是开展了我国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吸附治疗,探索建立心衰治疗的中国新技术。程翔团队在国内率先发明了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自身抗体的试剂盒,能够有效识别人体内可能会“误伤”自己的抗体蛋白,并通过免疫吸附的方法将其过滤清除,这样就可以帮助心脏功能的恢复,大大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特色检测试剂盒目前已在全国数百家医院的数万名患者身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三是通过20多年的深入研究,正在研发以高血压治疗疫苗为代表的多种全球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慢病治疗性疫苗。这些富有前景的生物技术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转化,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改写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的模式。
近年来,程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以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先后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等。
专注复杂危重冠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手术,难度高、风险大,被称为心脏冠脉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57岁的许先生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近2年的3次介入手术均宣告失败。
“这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冠心病中最复杂的一种。”程翔分析道。程翔一次次构思着手术方案。手术台上,他借助血管内超声准确找到闭塞段入口,并将导丝送入血管内,并耐心调整导丝方向,不到一个小时终将导丝送入远端真腔。在场医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又一名复杂冠心病患者获得重生。
啃下“硬骨头”,就要练就过硬本领。程翔深耕介入治疗近20年,一直致力于复杂危重冠脉介入治疗。以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来说,借助正向/逆向技术,他手术的血管开通率保持在90%以上。
带领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10年来,程翔团队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项以上,心内科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输出单位”,2021年获批“心血管疾病免疫诊疗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全国第九名,中国心血管病高影响力论文(2016-2020)医疗机构排行全国第六名,是目前华中地区唯一的“三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
助力打赢武汉疫情阻击战
在武汉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程翔组织建立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的“协和溶栓小分队”。他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制定多部专家共识。在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指导新冠疫情期间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救治。他也因此荣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发的“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抗疫英雄奖”。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