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430年9月19日-464年7月12日),字休龙,小字道民,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刘宋第五位皇帝(453年5月20日-464年7月12日在位),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宋明帝刘彧异母兄,
张谋知(1869年5月11日—?),祖籍江西吉安人,出生于江西九江东郊的金鸡坡时家垄。张谋知祖辈世代农民。父亲在琵琶湖边种田,频遭涝灾,家道贫寒。母亲刘氏不得不去九江城里一个英国人家当保姆。母亲以她
赵师尹(1580~约1615)字任甫,号瀛松。江西九江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周延儒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只可惜他居官一年便以疾病告归而卒。赵师尹生平以廉隅自爱。去世后,检点他的家藏,只有一些名家字帖
王士任,号莘野,清康熙五十三年中举,雍正元年中进士
杨遇春(1761年1月30日-1837年4月3日),字时斋。四川崇州人。清朝中期名将。杨遇春六岁入家塾,十七岁时因家道中落转而习武。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杨遇春中武举人,次年拣选入伍。乾隆末年,他随福康安镇压
郑藻如,字志翔,号豫轩,又名玉轩。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
何巩道,字皇图,号越巢,吾驺六子,清顺治十四年邑庠生,荫锦衣卫指挥使,抗清不仕,爱国诗人,卒于清康熙十五年,时年35岁,著有《越巢诗集》二卷。
张钧,东汉灵帝年间是侍中,因见盗贼糜沸,上表奏请封赏讨伐黄巾有功的人,并请除掉十常侍,被打出宫廷,后被收掠死狱中。黄巾既作,盗贼糜沸,钧上书言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又遣使者布告天下,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今河北正定)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西汉将领、外戚。李广利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被任命为贰师将军,西征大宛,因无法破城而还。次年,李广利残部退至敦煌
张盛,字永兴,南阳白水(今河南省南阳)人,生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卒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葬于相州安阳修仁乡,年九十三。“自开源命氏,分邑承家,引派水于龙河,挺孙枝于玉树,乃卿乃相,代
公元四七八午至五四九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刘虬之子,为刘氏117世祖。生于宋顺帝升明二年,卒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年七十二岁。(中国文学者生卒考作生于升明元年,卒于太清二年。此依列代名人年谱,并参梁书本传
张宗(?―公元59年),字诸君,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人,东汉初年官员、将领。初为阳泉乡佐,新朝灭亡后,率领百姓三四百人起兵攻占城池,向西直至长安,更始帝刘玄任用他为偏将军。张宗见更始帝朝政混乱,便
吕常(161—221年),荆州南阳博望(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吕常曾担任曹魏横海将军、章陵太守,为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常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长,
杜茂(?~43年),字诸公,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人,东汉初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刘秀平定河北时投奔,随刘秀平定河北,剿灭五校农民军,消灭刘永余部,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云台二
延岑(?-36年),字叔牙,南阳郡筑阳县(今湖北省谷城县)人。王莽末年乘乱起兵,后降于更始政权大将刘嘉,更始政权崩溃之后,割据自立,曾一度占据关中三辅,自称武安王,被刘秀大将冯异击败之后,先后依附于秦丰、
马成(?~56年)字君迁。汉族,南阳郡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马成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投奔刘秀后,久经战阵,参与 消灭王郎、刘永、李宪、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ldq
刘嘉(?-39年),字孝孙,南阳郡舂陵县。刘嘉是刘秀的族兄,从小被刘秀的父亲收养,参加了刘秀兄弟组织的舂陵起义。更始政权建立之后,历任偏将军、大将军、扶威大将军,很受刘玄信任,先后封为兴德侯、汉中王。更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
彭宠(?-29年),字伯通,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大臣,渔阳太守彭宏的儿子。出身官宦之家,才能卓越,选为大司空士。更始帝刘玄即位,授偏将军、渔阳太守。投靠大司马刘秀,参与平定&ldquo
刘湛(?—440年),字弘仁,南阳涅阳(今河南省邓县)人。建立南朝宋的功臣之一。 出身于官宦世家,祖刘耽,父刘柳。少有大志,不尚浮华,常以管仲、诸葛亮自比。不为文章,不喜谈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