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法治人物 > 余志勇

余志勇

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督查审计大队民警

  余志勇,男,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督查审计大队民警。

  在云南昆明市西山区,一位即将脱下陪伴他大半生的藏蓝警服、安享退休生活的老民警,在60岁生日的前夕、退休倒计时一个月之际,用一次奋不顾身的壮举,为自己的从警生涯画上了一个惊心动魄却又无比璀璨的句点。他在一个寻常的买菜归途,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用超越年龄的勇气和刻入骨髓的警察本能,在离地数米高的生死钢索上,托举起了两个年幼的生命,也再次擦亮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金色誓言。他,就是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督查审计大队四级高级警长——余志勇。

  火魔肆虐,生命悬于一线:老警察的无畏冲锋

  2025年4月19日上午,余志勇提着新鲜菜蔬准备回家。然而,这份平静被隔壁小区骤然升腾的滚滚浓烟和撕心裂肺的呼救声瞬间打破。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警龄的老警察,他敏锐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出事了!

  浓烟的中心,来自三楼一户人家。一名6岁的男童因好奇玩火,不慎引发爆燃,火舌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了客厅,并迅速向其他房间蔓延。强大的热浪让窗户玻璃发出刺耳的碎裂声。惊恐万分的男童和他10岁的姐姐,在求生的本能下逃到了卧室的窗口,试图呼救。然而,身后是步步紧逼的烈焰和呛人的浓烟,身前是令人眩晕的高度。两个孩子被浓烟熏得满脸黢黑,紧紧捂着口鼻,剧烈的咳嗽声混杂着绝望的哭喊,小小的身影仿佛下一秒就会被火舌吞噬。楼下聚集的群众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情况万分危急!

  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丝毫犹豫,余志勇扔下手中的菜篮,迅速冲向火场方向。眼前的障碍是一道2米高的围墙。对于年近六旬、身体已不复当年敏捷的他来说,翻越并非易事。但他咬紧牙关,凭借着从警生涯磨砺出的坚韧,踩着晃动的架子手脚并用攀上2米高的围墙,以最快速度挪到了起火点附近。围墙内的景象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通往三楼被困儿童窗口的唯一路径,竟然是一条悬在高空、连接阳台与围墙的粗电缆!没有安全绳,没有防护装备,脚下是坚硬的水泥地面,头顶是灼人的热浪和不断掉落的火星。这条电缆,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线”,更是充满未知风险的“死亡之路”。

  是退,还是进?退缩,是人之常情;前进,需要莫大的勇气。然而“人民警察”四个沉甸甸的字和胸前那枚熠熠生辉的党员徽章,如同炽热的烙印,让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孩子!必须救孩子!”余志勇眼神坚定,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条晃动的钢缆。双脚在冰冷的钢缆上一步步艰难挪动。每一步都伴随着钢缆剧烈的晃动,每一步都承受着高温的炙烤和浓烟的侵袭,灼热的空气灼烧着他的喉咙和脸庞,汗水瞬间浸透了衣服。终于,他的一只手抓到了滚烫的窗框边缘,努力维持平衡,另一只手则尽力伸向孩子们的方向,他强忍着不适,目光紧紧锁定窗口那两个蜷缩颤抖的小小身影。

  钢索救援,托举生命之光:信念支撑的极限挑战

  浓烟呛得他几乎睁不开眼,但他清晰地看到了孩子们眼中极度的恐惧和求生的渴望。“孩子,别怕!把手给我!”他用尽力气,用最沉稳的声音向孩子们喊道,试图给予他们一丝安全感。他一手牢牢抓住窗框,身体尽力前倾,另一只手臂稳稳地环抱住了离他更近的6岁男童。孩子小小的身体因恐惧而僵硬,余志勇用尽全身力气,小心翼翼地将他从窗口“拔”出,然后极其艰难保持平衡,将这个幼小的生命稳稳地递给了下方焦急等待接应的群众。第一个孩子安全了!

  然而,危险远未解除。火势仍在蔓延,浓烟更加猛烈。没有丝毫喘息,他再次将身体探向危险的火场内部,他大声鼓励着女孩,引导她伸出手臂。女孩的体重对于悬在半空、仅靠单臂支撑的余志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感到手臂肌肉在颤抖,呼吸变得异常困难,高温和浓烟几乎让他窒息,飞溅的火星灼穿了他的衣袖,在皮肤上留下灼痕。但他咬紧牙关,额头上青筋暴起,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和保护生命的强大信念,硬生生地将女孩也成功地窗口拉了出来,安全地传递到地面群众手中。两个孩子得救了!人群中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和掌声。

  确认孩子们脱离险境,余志勇并没有立刻撤离。他知道,火势若不控制,仍会威胁整栋楼居民的安全。他强忍着身体的极度疲惫和不适,继续站在那条危险的钢缆上!用下方的群众接力传递上来几个灭火器,对准肆虐的火舌猛烈喷射。白色的干粉与黑色的浓烟交织,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如雨般淌下。他像一座矗立在烈焰前的礁石,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为后续的专业救援争取时间、降低风险。直到消防车尖锐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专业的消防队员迅速接管了灭火任务,余志勇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他小心翼翼地扶着墙壁,沿着来路返回地面,脚步已然有些虚浮。他默默地捡起地上那个装着菜的篮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悄然离开了现场,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切,只是他日常工作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片段。

  无悔坚守,丹心映照警徽:平凡岗位的非凡答卷

  当家人得知这惊险一幕时,后怕和心疼瞬间涌上心头。妻子看着他被灼伤的皮肤和破损的衣服,忍不住泪流满面,埋怨他“不要命了,60岁了,还敢飞檐走壁”。面对家人的担忧,余志勇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平静地说:“当时哪顾得上想那么多?就听见娃娃在哭喊,看到他们在窗口那个样子……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了,制服穿久了,救人就是本能反应!”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尽了一名人民警察最深沉的情怀和最纯粹的信念。

  余志勇的火场逆行,绝非偶然。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英勇与担当,源自他近四十年从警生涯的千锤百炼。翻开他的履历,我们看到的是从基层派出所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坚实足迹。从一个怀揣梦想、意气风发的“毛头小子”,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接处警、巡逻防控、侦查破案中,在一次次与违法犯罪分子的较量中,在一次次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点滴里,他逐渐褪去青涩,淬炼成钢,成长为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群众信赖的业务骨干和优秀党员。

  峥嵘岁月,利剑出鞘。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余志勇是令不法分子胆寒的“硬骨头”。他曾无数次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在生死一线间毫不退缩。参与破获的各类刑事案件达500余起,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风餐露宿,是抽丝剥茧的细致研判,是短兵相接的英勇搏斗。他参与侦破的多起重大命案,更是展现了其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临危不惧的胆识。那用热血、汗水乃至生命危险换来的沉甸甸的3枚个人三等功奖章,记录着他为守护一方平安所做出的贡献。

  角色转换,初心不改。经组织的安排,余志勇从一线实战岗位来到了督查审计大队。岗位变了,但他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他迅速适应新角色,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带到了新的岗位。面对前来投诉、信访的群众,他始终带着最大的耐心和同理心,认真倾听诉求,细致解释政策法规,努力化解心结。经他接待处理的群众达300余人次。他深知每一次公正的处理,都是对公安形象的一次维护,对群众信任的一次巩固。在参与100余次的监督检查工作中,他铁面无私,敢于较真碰硬,确保各项警令政令畅通、执法规范公正,成为守护警队肌体健康的“啄木鸟”。

  余志勇,这位普通的基层老民警,在2025年的这个春天,即将告别警营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成为检验他一生信仰与初心的终极考场,而他用一次舍生忘死的壮举,为自己近四十年的从警生涯谱写了最壮丽的终章。火场里他抱出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烈焰中他留下的,是人民警察永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无畏源于信念,他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写下了最滚烫、最感人的注脚。

猜您感兴趣

法治人物

余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