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植,男,朝鲜族,1964年生,中共党员,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医37年来,丁大植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将“当一名合格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刻苦钻研,献身医疗事业,在心血管临床、教学、科研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兼任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高血压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延边作家协会会员,延边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年,入选“延边好人榜”,并荣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视患如亲
他对待患者像亲人一样。有一年深秋,他的门诊来了一位坐轮椅的70岁老爷爷,衣衫褴褛,光着脚。爷爷需要做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可诊室里没有拖鞋,怎么办?他急忙跑到保洁室,拿了四个大塑料袋,给老人包上双脚。数年前,他收住院一位85岁由保姆照顾的孤寡老奶奶。老奶奶她患扩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时全身水肿,呼吸极度困难,他立即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吸氧等对症治疗,两天未回家,守在病房照顾,根据病情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数天后,老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一天,外面正下着雨,老奶奶望着雨,突然对丁大植说:“丁大夫,你能不能给我唱首歌?”他有些惊讶,顿了顿说:“大娘,您想听什么歌曲?”“我想听故乡之歌。”奶奶答道。随后,丁大植给奶奶慢慢地唱歌,柔软的歌声悠荡着静悄悄的病房,老奶奶憔悴的脸上带着微笑,慢慢睡着了。
潜心科研
白天出门诊,晚上值夜班,丁大植很忙,但他总是尽可能抽出时间搞科学研究。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他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心衰相关论文11篇,高血压相关论文8篇。获高血压诊疗相关专利1项;完成吉林省卫生厅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第二负责人);主持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
他重视医学教育,经常给医院的年轻医生和住培生、研究生作讲座,讲座主题为“怎样当好医生”“医学人文导论”“医学与文学哲学”“病历书写规范”“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释”等。近年来,他在国内外文学、摄影刊物上发表作品20余篇。
热衷公益
他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他经常说:“医生是医疗工作者,也是社会人,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他躬体力行,坚持在龙井市德新乡敬老院义诊25年,累计120余次,捐赠总价值约16余万元药品,资助生活困难患者医疗费累计6万余元。每当灾害突发、疫情暴发时,他都主动请缨参与医疗救援。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