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必振(1873年-1956年),又名震,字日生,别号星庵,武陵县(今常德县)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于广东南海县。光绪十年(1884),其父和病死怀集知县任所,他扶框返湘。先后就读于常德德山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湘水校经书院。颇受康有为、皮锡瑞今文经学影响。戊戌变法前夕,参加院试,取补县学生员。1900年在常德组织自立军,事败东渡日本。1902年潜回上海,从事译述。1905年离沪去香港任《商报》编辑。1912年起在财政部沉浮十余年,至民国17年(1928),在北京民国学院、华北大学任教授,讲授地理沿革、《公羊春秋》和《三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赵必振被聘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后又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病逝于长沙。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