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张志忠

张志忠

珙县洛表镇农村敬老院院长

  张志忠,男,64岁,汉族,珙县洛表镇农村敬老院院长。珙县洛表镇敬老院坐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侧的川南民居建筑。走进敬老院,历史凝重的民居、整洁优雅的环境、怡然自乐的老人,浓浓的家味扑面而来,一切那么温馨、那么亲切、那么井然有序。而创造这一切的,正是该院的院长张志忠。

  铮铮军人平常心,角色转换社工人。张志忠是1981年从铁道兵7659部队转业的铮铮军人,从任洛表公社团委书记开始,到党委副书记、乡长、人大主席,再从撤区并乡建制调整后任洛表镇农办主任、国土所长、街道办支部书记,直到2001年5月退休,退休后一直协助政府抓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还是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张志忠始终怀着一颗平常心,认认真真做事,勤勤恳恳工作,保持一名革命军人的本色。2006年6月,张志忠勇挑重担担任了洛表镇敬老院院长,一个退休老领导从此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成了一个日日夜夜与孤寡老人打交道的社会工作者。

  勇挑重担埋头干,苦心经营大家庭。孤寡老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的独自生活,造就了古怪的脾气和生活习性,在敬老院的集体生活中总有不少摩擦和不适应。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张志忠勇挑重担,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个责任。他说:“我已经退休了,有工资,娃儿已经长大成人,无牵无挂。现在退下来了,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能为孤寡老人做一点事,多积一点德,是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是我的福分,作为一个党员和军人,我一定管好这个‘家’!”从担当院长的那一天起,他真正把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苦心经营这个‘家’。

  这里步行离他的家只有15分钟的路程,但是,从他任敬老院院长以来,每月只回家3次,有时候半个月也不能回家。他说:“这里忙,这里的老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的人把他们照顾好。”他的确忙,菜地里有他的忙碌,猪圈里有他喂猪的身影,打米房里有他蓬头垢面打饲料,生病老人床前要他端茶递水提屎提尿抱上抱下,租赁地里的活需要他统筹,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他照顾……一名机关退休干部,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家庭中,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到了孤寡老人身上。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抓学习。军人出身的他,知道抓好老人们的学习对管理好敬老院的重要性,孤寡老人进入敬老院以前大都是单独生活惯了的,性情怪癖、集体意识差。他经常爱说的一句话:“革命的队伍是靠纪律组织起来的,纪律是靠学习来形成的,我们的敬老院就是要通过学习来组织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的集体!”10天学习1次,半年后半个月学习1次,今年改为1个月学习1次……从管理制度到时事政治,无所不包。第二件事是抓制度的完善落实。按照《五保供养条例》的要求和县民政局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本院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认真落实到各项管理中。比如,卫生管理,他认为“卫生是敬老院的脸面”,建立卫生管理奖惩制度,纠正老人不良卫生习惯,很快扭转了脏乱差现象,全院面貌焕然一新。第三是抓组织建设。他把全院的孤寡老人们组织起来,根据个人的情况,分为若干个小组,卫生组、劳动生产组等,各楼层推荐产生1名楼层负责人……各种组织的建立,把老人们动员了起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全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四是抓生产促发展。他在敬老院周围,先后租地3亩多,发动老人们参加劳动,种菜、种粮食;他在敬老院里建起了养猪场,每月杀猪1头……他自豪地说“我们基本上不买菜,每月杀1头猪!”第五是抓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他在维护好院内设施的同时,建起了太平间、养猪场、沼气池、烤火房,硬化了260平方米的场坝……

  指着堆放了两万多斤稻谷的粮仓,他深情地说:“我老了,不可能干一辈子,但我们做事要想远点,要为敬老院今后的发展着想,毕竟以后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这里一定要管理来像一个家,而且要越来越好,让越来越多的老人爱上这里,争着到这里来,让有儿有女的老人羡慕……”

  柔情一片敬孤老,真爱托起晚霞情。“养(敬)老院的老年人简直太享福了,瘫了的张乡长抱上抱下,病了的张乡长跑前跑后,死了还要送终!我们这些有儿有女的都没有过到那种日子!”“张院长这个人就是心肠好,又肯帮忙,他那敬老院不管啥子事喊到我们,没的说的!”附近的村民说起张志忠同志就没完没了。他接手管理敬老院以来,已经先后送走了24位老人。陈金玉老人,90多高龄,瘫痪在床72天后病故,病重期间,张院长抱起来提屎提尿、喂水喂饭、打针喂药;潘二元,也是90多岁高龄的老人,精神有点问题,长期不洗澡,还要打人,张院长亲自上前帮他洗澡,病故前瘫痪1个多星期,全部要张院长护理;冯正明、刘信如,残疾人,衣被不准别人洗,非认定张院长不可……张志忠同志从担任院长以来,甘当“儿子”、甘当“孝子”,从给孤寡老人剪指甲、理发、洗衣服、洗澡,到熬汤、喂饭、煎药、喂药,到守着老人无憾、安详地离开人世。他动情地说:“这些老人太可怜了,无儿无女的,我就当一回儿子,给他们送终尽孝吧!”

  道德点评:张志忠用他真诚质朴的心、用他炙热博爱的情,点燃孤寡老人心中的激情,苦心经营着这个特殊的家,用爱托起一片绚丽的晚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孝亲敬老的时代赞歌,竖起孝亲敬老的道德丰碑!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张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