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雯婧,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与疫情管理所副主任医师,是福建省级风险评估专家库和省级突发传染病防控队成员,兼任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指导教师,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专委会委员,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耕防疫战线13年,叶雯婧先后获得“福建省金牌工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甘当战疫先锋
10余年间,叶雯婧参与登革热、基孔热、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黄热病和新冠等多起突发疫情处置。在处置南平市登革热本土聚集疫情中,她入户流调、翻盆倒罐,走破了两双鞋;在闽清“尼伯特”台风灾害现场,她于烈日下奔走排查发热、腹泻病人,连续半个月每日往返于福州和闽清;莆田市荔城区报告首例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例时,她白天走访患病家庭、活禽市场,晚上笔耕不辍分析疫情防控关键点。
在新冠疫情期间,叶雯婧作为省级流调信息组组长,构建了高效的数据工作体系,保障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提供了关键决策支持。
筑牢健康防线
监测预警是有效防范重大传染病风险的第一关口,可在疫情初期就识别异常趋势,为采取防控措施赢得宝贵时间,减少受影响人群数量。新冠疫情的分析研判对防控局势的方向把握具有重大作用。叶雯婧带领团队不间断地梳理国内外信息,开展专题研判。2021年5月1日起一日要完成2-3期的研判报告,累计超过1000期,80万字。新冠实施“乙类乙管”后,叶雯婧带领团队执行多渠道监测及预警,累计完成研判报告667期,还完成登革热等福建省重点关注传染病疫情风险研判近300期。研判工作特点是时效性强、分析数据多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且工作量大、要求连续追踪。
叶雯婧致力于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促进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竭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她重视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前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等地实地指导,组织全省骨干多次外出学习交流,并通过“传帮带”形式培养年轻力量。
勇攀专业高峰
为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叶雯婧主动投身技能赛事,多次获得佳绩。2014年,在福建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技能竞赛中,斩获卫生应急管理专业一等奖;2015年,在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技能竞赛中,夺得团体二等奖;2023年,在福建省卫生健康系统技能竞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竞赛中,一举拿下个人二等奖。这些成绩便是叶雯婧专业能力的体现。
叶雯婧还将日常工作与科研创新紧密结合,挖掘传染病防控的科研价值。她主持2项省级、1项厅级科研课题,参与7项省厅级课题,优化了新冠复阳患者的管控策略。此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叶雯婧用执着的奉献,为群众筑起坚实的健康防护网;用专业的坚守,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贡献力量。在守护疫线的征途中,她持续探索,努力绽放“疾控玫瑰”的美丽芳华。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