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杖朝,本应在子女的照料下安度晚年,但清池街道办事处东里固社区78岁的老人王秀梅,却50年如一日照顾着患病的儿子,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由于年事渐高和常年劳累,王秀梅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老人的腰已经深深地弯了下去,但她为儿子树立起了生的信念。50多年的不离不弃,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在明亮而又简陋的屋子里,母亲一边做着工艺品,一边照料着轮椅上的患病儿子……在清池街道办事处东里固村,只要一提起王秀梅,村民们都会对其无微不至照顾病儿王孝刚50年的感人事迹赞叹不已。自从儿子生病那天起,她就担起了照顾儿子的重担,从黑发到白发,50年从未间断。也许女人是脆弱的,但母亲绝对是坚强的,王秀梅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王孝刚虽然是一名不幸的幼儿瘫患者,但他却是一个幸福的孩子,50年间,他从不缺少母爱,甚至比别人得到的更多!”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作为一个女人,她真的很不容易。坚持照顾行动不便的儿子这么多年,受苦受累,我们也打心底里敬佩啊!”
以78岁高龄照顾瘫痪多年的儿子,其中的苦累只有王秀梅最清楚。从1964年起,刚满两岁的王孝刚得了幼儿瘫,下肢行动不便,大小便要靠母亲照料,上学要靠母亲用小车接送,身上擦洗要母亲帮助。丈夫去世后,王秀梅更是单独担起“家”的责任。平时,王秀梅不仅要照顾王孝刚,还要下地干活,照顾一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她肩上。有一次,王秀梅在屋后干农活,王孝刚就从床上滚落到了地上,当她回来看到儿子在地上痛苦挣扎时,心里特别难受。“有时我真的无法分身去干其他事,生怕孩子会掉到地上。”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也深深感动着儿子,娘俩相依为命,不离不弃,感情至深。有一天正在吃饭时,儿子突然发起脾气,把滚烫的饭洒了王秀梅一手,疼得她眼泪直流。她刚想发脾气,却见儿子眼泪也流了下来,王秀梅没舍得训斥儿子,强忍着疼痛把饭喂完。对于普通人来说,穿衣、脱衣是极平常的事,而王孝刚每次穿脱衣服都很困难。“没办法,我只有一点点儿来,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只要孩子能够活着,俺就知足啦。”
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照顾一个患病儿子,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也过得清苦,生活来源靠低保和王秀梅每月200元的社保维持生活。邻居看到母子俩生活困难,偶尔也会过来帮着照顾。老人自己舍不得吃,变着法给儿子做好吃的。王孝刚愿意吃鸡蛋,她就把家里的鸡蛋都给他吃,自己就吃些剩饭菜。她偶尔会给王孝刚包些饺子吃,虽然里面没有肉,但母子俩仍吃得很开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邻居们从未听她诉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她是我们东里固的骄傲!”书记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东里固人的心声。“当爱成了习惯,没有为什么,真心使然。”50年来,儿子的幸福就是她的信念,而这个信念也是她一直坚持的动力,她会一直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一直怀着能让儿子重新站起来的念头,对这位咽苦吐甘的母亲,很难找到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王秀梅用她自己的无私和善良,为身边的村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位坚强的母亲,弯下的是脊背,挺起的是责任。母子俩的故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正是透过这些平凡的小事,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光辉。”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