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乐义乡沙地村王八军家共有成员8个人,年迈的父母、3岁的儿子,还有3个侄子侄女。这是一个建卡贫困户家庭,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靠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不忘乡邻。是选连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典型代表。最让人感动的是王八军、刘付兰夫妇恪守中华传统美德,无怨无悔的抚养兄长的3个遗孤。王八军曾经在筠连县最美家庭表彰典礼上,热泪盈眶的表示:抚养3个孩子是她们夫妇应该做的,不管遇到再多的困难,他们不会把孩子推向社会。质朴的语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八军22岁时,大哥王中林因车祸去世,嫂子丢下3个孩子离家出走。单身的他主动承担起抚养三个侄儿侄女和赡养老人的义务。当时家里经济太困难,山高坡陡,辛辛苦苦干一年,地里也没多少产出。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王八军让老父母在家带三个孩子,自己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省吃俭用,把每月工资的90%寄回家里。不管再苦再累,他都坚持着。支持他的信念就是:哥没了,嫂子跑了,孩子们只有靠他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们饿了肚子、少了衣穿。2013年底,他找到了能与之共患难的妻子刘付兰,婚后两人生育了一个孩子,善良的夫妻俩对三个侄儿侄女如同自己孩子一般。刘付兰每天把孩子们穿戴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两个侄女的小辫梳得漂漂亮亮。不管农活再忙,一日三餐都按时为孩子们准备好。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却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买了童书给孩子们启蒙学习,大侄女上学后,夫妻俩还会抽空坐在边上守着孩子做作业,邻里都说夫妻俩真的是善良的人,对孩子那是真正的好。
为了改变贫困的家境,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在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自筹66000元,财政补贴30000元;小额信贷50000元,贷周转金10000元,省级财政专项收益扶贫试点资金为王八军成立的专合社注资200000元,购能繁母牛36头。王八军勤于学习,自养牛以来,一点不懂养牛的他,通过学习交流,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变成了养殖能手。王八军是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发动本村的15户贫困户,成立养殖合作社,还建了本村养牛技术交流微信群,把自己学到的养牛技术分享给其他贫困户,并利用省级财政专项收益扶贫试点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带动大家共同发展,脱贫致富。两年间15户贫困户在他的带动下,全部脱去贫困户帽子,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