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升,男,1967年4月生,浙江省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社长。姜红升以推广传统文化为己任,创办书画国际交流社。12年来,他创新教学方法,以花为媒、以画为桥,让172个国家2万余名外籍人士爱上中国画。他的“红牡丹国际云课堂”已在10余国开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姜红升将国际课堂搬到中国美丽乡村,组织220余场次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许多外籍人士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志愿者。
辞去稳定工作 立志做“文化使者”
姜红升自幼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英语教育硕士毕业的他曾想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但却一直力不从心。偶然机会,他看到同事画水墨画,一眼就喜欢上了,每月花费近三分之一的工资购买笔墨纸砚,一有空就临摹,甚至过年都“泡”在大师家里。渐渐地,姜红升认识到单纯的语言学习不足以有效对外沟通,中国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更需要被看见的机会。
2001年开始,姜红升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开设“书香英语”公益课,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书画,持续了11年。2012年4月,45位德国师生来浙江宁波交流,姜红升选择了象征富贵、和平的牡丹作为绘画对象,他将画笔递给德国师生,在他的指导下,绿叶、红花跃然纸上,德国友人被深深震撼。这次尝试,让姜红升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画牡丹为媒,让更多外籍人士爱上中国文化。
思量再三,姜红升毅然辞去英语老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排除万难 书写文化传播使命
“如果能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友人,再通过他们传向世界,那该多好。”姜红升心想。2012年10月,姜红升创办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但陷入无资金、无场地、无生源的“三无”窘境,为了寻找理想的文化国际交流空间场所,他去社区、文化馆、图书馆等等四处奔波,寻求“立脚点”。他一边自掏腰包不断开展公益体验课、免费教学课,向各大高校和场馆自我推荐,招收国际学员。一边又在夜深人静时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性地探索出能让初学者快速上手的牡丹画“五式快速学习法”和“2小时红牡丹国画教学课程”。
慢慢地,姜红升的“红牡丹”越来越红。最忙的时候,一天就要接待四五批外籍人士。每接待一批客人,就是需要全情投入1.5个小时。长期劳累,身体开始“报警”。2015年的一天早晨,姜红升突然发现右手抬不起来了,针灸、理疗、吃药等都无济于事。为了不错过授课,他试着左手作画,实现了“左右开弓”。学员给他送来一根红绳用作牵引,一用就是6年。
一朝蝶变 “红牡丹”走向世界
近年来,姜红升更加注重课堂项目的多样性,让外籍学员全方位了解中国的国学之美、环境之美,自觉讲述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中国文化的所思所想。2021年3月,姜红升受邀成为九龙湖国际家园的主理人,也将传播阵地转移到美丽乡村。“在这里,有足够的大的室内外空间让我开展活动。当地还有很多特色民俗和非遗活动,能让我丰富课程,也能让我的学生了解不一样的中国。”在姜红升的带领下,九龙湖国际家园成为了外籍人士学习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
姜红升还受邀在英国开展为期40天的个人书画展及文化交流活动,英国BBC除夕之夜现场直播“红牡丹”,携手外籍学员在10余国开设云课堂等,从中国宁波出发,到英国,再到法国、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韩国……姜红升和他的红牡丹不断延伸足迹,蝶变出为乡村孩子开设国际课堂的海伦娜、在海外建立红牡丹分社的康斯坦丁、自拍VLOG展示在甬所见所闻的乔乐……此次活动过后,许多外籍人士自觉转变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红牡丹传奇”,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更多地方。
12年来,姜红升教授了来自170多个国家近2万名外籍人士。他说,他将继续坚持并期待牡丹文化沿着“一带一路”不断走向世界,他坚信,在浙江宁波盛开的“红牡丹”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