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黄兴涛

黄兴涛

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

  黄兴涛,男,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党支部书记、核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曾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季度人物及年度人物、“重庆市援外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嘉奖”、巴布亚新几内亚卫生部“杰出医疗贡献奖”等。

  作为“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志愿服务队、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仁济志愿服务队队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始终践行医者仁心,足迹遍布国内外。2017-2018年,他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医疗援助任务。2021年,他主动请缨担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龙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医疗扶贫与乡村振兴。从放射科医生到援外医疗队员,再到驻村第一书记,他用八年时间,在太平洋岛国与武陵山区之间划出一条八千公里的仁心轨迹。

  医学影像领域的拓荒者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深耕医学影像领域二十余年,黄兴涛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影像诊断方面具有深厚造诣。黄兴涛主持开展多项前沿技术攻关,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8篇。

  2024年8月,黄兴涛带领团队成功实施钇90树脂微球肝癌治疗项目,通过血管介入精准治疗技术,使医院成为重庆市具备完全资质的治疗中心,成为西南地区有资质并常态化开展该技术的医疗机构。该技术具有微创、微毒、微痛“三微”特点,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印在邮票上的中国医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17年,面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核磁共振设备长期闲置的困境,黄兴涛凭借过硬技术,成为该国首位独立操作1.5T核磁的医师。黄兴涛创新开展“诊断+教学”双轨模式,累计完成CT/MRI检查7402例,审签X光片10万余份;建立“1+3+N”人才培养体系,为南太平洋地区培养3名本土MRI技师、指导12名专科医生,带教多国进修医生39名。

  一名被误诊为“中耳炎”的儿童,经黄兴涛检查确诊为颅内感染,及时手术挽救了生命。黄兴涛为多位不明原因瘫痪的患者确诊脊柱结核,经治疗后恢复正常行走及运动能力。族长含泪致谢:“中国医生改变了我们对健康的认识,让我们不再恐惧!”巴新主流媒体《国民报》赞誉黄兴涛为“首席医学影像及核磁共振专家”,他怀抱巴新婴儿的照片印上该国邮票,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武陵山区的“医疗+”实践者

  2021年驻村期间,黄兴涛打造“医疗+”帮扶模式,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龙源村,为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改善医疗条件,黄兴涛牵头建立“三甲医院+村卫生室”联动机制,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协调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为村卫生室捐赠了价值10多万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促成了医院与沙子镇龙源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提高了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黄兴涛依托三甲综合医院的资源优势,积极组织“专家志愿者”深入乡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暴雪夜徒步巡诊23户,紧急转运8名呼吸疾病老人。

  志愿为民服务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志愿者,黄兴涛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行动中,成为“健康有我”志愿服务品牌的忠实践行者和推广者。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作为定点医院放射科“前哨”主力志愿者,黄兴涛连续42天驻守值班室,疫情期间带队支援核酸采样,带领团队完成近万例发热患者筛查。

  黄兴涛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踊跃参与“名医走基层”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医疗诊断和健康建议,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在“健康大讲堂”上,黄兴涛耐心地为居民讲解健康知识,增强大家的健康意识。“重庆好医护我为你服务”活动中,也总能看到黄兴涛忙碌的身影。黄兴涛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入户走访,为居民送健康送温暖,传播健康资讯。截至目前,黄兴涛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631小时,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从阅片灯下的细致研判,到南太岛国的技术破冰;从肝癌治疗的科研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躬身力行,黄兴涛用行动证明:医者的仁心,既能穿透影像的灰度,也能照亮山海的距离。正如黄兴涛常说的:“医生的听诊器,既要听见心跳,更要听见民心。”这份八千公里的初心答卷,仍在续写新的篇章。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

黄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