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良,男,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豚饲养员。
从2008年,丁泽良由普通渔民转行成为江豚专职饲养员,17年坚守,他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并协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科研活动,将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江豚保护事业。丁泽良曾获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奉献奖”。
挺身而出 破冰勇担当
2008年初,南方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整个保护区江面几乎全部结冰。江豚被困在了故道江面冰层下面,江豚是哺乳动物,靠肺呼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水换气,可冰层太厚,它们撞得头破血流也没将冰层撞开。那年,还是普通渔民的丁泽良发现了异常情况,他立马告知了保护区的负责人,保护区紧急增调破冰船,不分昼夜航行破冰。
丁泽良号召本地渔民出动所有船只一同展开破冰行动救援江豚。救援行动长达72小时,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终于救出了长江故道里所有江豚。其中有几头受伤严重的江豚需有专人照顾,丁泽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主动承担起了这份照顾江豚的责任。
坚定守护 日志载责任
58岁的丁泽良,一直从事江豚饲养工作,一年365天他都必须要来天鹅洲保护区内的江豚饲养基地——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人工网箱,他对每一头江豚都了如指掌,每天喂食4次,每次约3斤饵料鱼,详细记录故道水温、溶氧率、酸碱度以及江豚喂食时间、粪便是否异常、呼吸是否清脆等状况,200余万字的工作日志便成了江豚的“健康守护日记”。
寒来暑往,特别是冬天,丁泽良一天至少有四次坐在露天无任何挡风措施的固定地方长达三十分钟。遇到下雪或者桥面结冰,普通人根本无法在桥面迈开腿,稍有不慎就会滑入冰冷的江水中,但这条100多米长的浮桥,他来来回回走了整整17年。
种族延续 绿色显力量
江豚是丁泽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陪伴江豚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网箱内现有的3只江豚,其中江豚“天天”是他在2008年冰灾时救下,亲手照顾至今,江豚“萌萌”是“天天”的孩子,由丁泽良亲手在网箱内“接生”。
17年,丁泽良的坚定守护让江豚种族得以延续,据统计,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数量2021年4月普查数据为101头,同期向外输送18头,天鹅洲已成为我国迁地保护长江江豚数量最多的保护区,石首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江豚之乡”。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