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丽,女,1974年5月生,海南省定安县文化发展中心一级编剧。徐芳丽在定安县琼剧团工作至今32年,创作了大、小型琼剧剧本50多部。她积极投身于弘扬琼剧艺术传统文化志愿服务,为培养青少年琼剧后继人才不惜劳苦、挥举教鞭。徐芳丽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海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与琼剧结缘于“偶然”
回忆起与琼剧的结缘,徐芳丽感慨:“都是缘分使然。”1990年,16岁的徐芳丽陪好友去定安县琼剧团应聘琼剧演员,没想到却被考官看中,并通过面试。就这样,徐芳丽开始了一名琼剧演员的生涯。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琼剧演员,不仅要练习唱、做、念、打等基本功,更要学习领会、揣摩戏剧人物的情感和表现形式,用不同的唱腔展现出来,这对于从未接触过琼剧的徐芳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那时候每天凌晨五点半就要起床去训练,压腿、走圆场、练唱,真的很辛苦,但是也是那段经历培养了我的耐力和毅力。”徐芳丽说。
而后几年间,徐芳丽吸收多方戏种精华,创新题材,先后创作了多部原创琼剧剧目,多次获得省级优秀表演奖。徐芳丽还编创了《奏考回琼》《明宫史》《父爱如山》《定安娘》《母瑞红云》《第一面国旗》等作品,这些剧目受到了广大戏迷的追捧,斩获了大大小小的奖项。
琼剧式微探索发展新路径
徐芳丽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承创新让琼剧持续保持生命力?“我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弘扬琼剧艺术,而这光靠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徐芳丽说。
2014年起,定安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在全县推广“琼剧进校园”项目,徐芳丽积极参加,并加入了定安县文化文艺文明志愿服务分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便执起教鞭,在各大中小学校园里向学生传授琼剧艺术,为培养琼剧后继人才全力以赴,让越来越多00后、10后的孩子了解、接受和喜爱琼剧。“琼剧进校园”如今已逐步推广至全省多个市县的中小学校,仅定安县已有近十所中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通过她的悉心指导,至今定安县已有10多位学生考上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继续学习琼剧,其中有5位被选送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为培养琼剧后继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几年逐渐涌现出不少优秀的青年琼剧演员,他们就是琼剧的‘活力’,是琼剧的未来。”徐芳丽说。
文艺志愿者责任与担当
徐芳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了一部部文艺作品,用艺术、用行动诠释了文艺人创新创优的艺术精神。近年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步伐加快,文艺志愿者们的创作也愈加活跃。2020年,徐芳丽创作小戏《自贸港是我家》为自贸港宣传宣讲,用文艺力量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
同时,她通过参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和大家一起,把文化食粮送到基层,真正扛起一名文艺志愿者的担当和责任。
这些年,徐芳丽获得了众多荣誉,在她看来,这也是一种激励。“琼剧是海南的文化名片,我有责任将其推广、传承,将琼剧的艺术魅力弘扬到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猜您感兴趣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