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旭升,男,1984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初级医师。当地常年受干燥气候与风沙侵袭,眼疾患者数量较多。2020年,武旭升毅然放弃三甲医院的职位,扎根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创建眼科专科,用仁心仁术为20万移民群众点亮了“光明之路”。
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
武旭升初到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时,便以拓荒者的姿态开启了征程。科室筹建初期,设备调试、病区规划、医保对接、人员配置等繁杂事务接踵而至。作为科室负责人,武旭升以院为家,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深知,只有将每一个细节做到位,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然而,在科室刚成立时,当地老百姓并不是十分信任他。一听要给眼睛做手术,许多患者满脸疑惑:“你确定手术能成功吗?做了手术就能看见吗?”面对这些质疑,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用仁心仁术赢得信任
武旭升谨慎面对每一台手术,术前反复检查精确诊断,详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谈话;术中精细操作,确保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效果最佳;术后总是第一个返回病房,亲切安慰患者,告知家属手术情况。曾有一位88岁的回族老人,因白内障失明多年来到医院就诊。虽然家属仍心存疑虑,他们还是选择武旭升为老人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当老人摘除纱布的那一刻,兴奋地说:“我终于又能看见了!”老人热泪盈眶,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愿放开,“你的手怎么这么巧,你真是给我们送光明来的啊”。这样的故事在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眼科并不罕见,随着一例例成功手术的开展,辖区眼疾患者对武旭升的信任逐渐增加,在当地治疗花费更少,家人照顾起来也更加方便。通过规范诊疗流程、引进先进设备、设置独立病区、组建五官科等系统性建设,武旭升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医院眼科的空白,更使科室年门诊量突破万人次,年手术量达千余台,住院服务覆盖千余人次。
将光明送到患者身边
在临床工作之外,武旭升坚持走村入户开展眼病筛查。红寺堡区的许多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许多村民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眼科检查。他带领团队深入乡村,为村民进行免费筛查,普及眼健康知识。在一次筛查中,他发现一位中年聋哑妇女因白内障几乎失明,却一直未就医。武旭升立即为患者安排了手术,术后,患者重见光明,激动地给丈夫比划着说:“我终于能看清你们的脸了!”这样的场景让他更加坚定了走村入户的决心。武旭升说:“只有走到群众身边,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将医疗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患者家境一般,因手术费用而造成的经济压力大。为此,武旭升多方奔走呼吁,最终在2023年2月成功落地“闽宁协作·惠眼行动”项目。该项目为经济条件困难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迄今已为六百多名患者实施了手术,直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这项光明工程不仅让患者重获生活希望,更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许多患者在术后重新融入了社会,恢复了劳动能力,家庭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如今,武旭升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光明使者”,他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他的故事,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坚守和奉献精神最深刻的体现。当被问及坚守基层是否后悔时,武旭升目光坚定:“眼科医生的职责就是创造光明,这里的医疗事业还有太多需要深耕的领域,我的使命远未完成”。未来,武旭升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用他的双手和心灵,书写更多关于光明和希望的故事。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