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者,他有一颗仁爱之心,助人为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哪里需要哪里去。尤其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积极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去,甚至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了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践行了“党员冲锋在一线、战斗在前沿”的诺言。他就是李佩珩。
今年58岁的李佩珩,是中医秦伯未谦斋医派传承人。16岁开始与祖辈学习中医,从医40余载。现任铁岭市银州区铁西街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抗疫一线,他累倒在岗位
2020年1月26日,突发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春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早7点,李佩珩接到银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后,立即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员取消休假,第一时间召开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扩大)会议,布置防控工作,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
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指派坚守火车站。火车站是交通要地,可谓银州城的第一道防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稍不留神都可能为城里群众的健康安全埋下隐患。为此,从2月3日开始,他带领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名同志把守在火车站,对出入口旅客进行新冠肺炎排查,每日不停地忙着检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登记备案等。
防控疫情初期,防护物资极其短缺。为节省防护物资,李佩珩经常是几天换一次口罩。作为主任和党员,李佩珩把他值白班的防护服都让给了其他同事,自己简单防护却带队值后半夜最难熬的班。一个班2个人要对700多名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和肺炎疑似情况筛查,工作量很大,经常是防护服一穿就十多个小时。
那时,李佩珩通常半夜12点去火车站值班,早上6点下班。休息一会儿,8点又来到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详细查看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表格和诊疗方案。布置好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后,又指导辖区内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连日工作劳累,年近六旬的李佩珩一直得不到休息。2月18日在火车站值班时,他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救治。
当领导去看望他时,李佩珩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对不起领导,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却倒下了,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
身患严重高血压和脑供血不足的他只在医院住了5天,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坚守战“疫”一线。其间,他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自己当护士给自己挂滴流,一挂就是17天。有时在家输液,他也不忘工作,用手机查看各种文件和报表,拨通一个又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电话,核对各种信息。他一手输液,一手拿着电话,有时需要记录,他的爱人就充当“秘书”……
李佩珩就是这样任劳任怨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坚守了100多个日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执着和担当。
爱心助残,他当仁不让
医者父母心,医者仁心,是医者的职业操守。李佩珩就有一副仁爱心肠,尤其是面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李佩珩更是“走心”用情。
银州区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残疾群众较多,李佩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结合实际,他创建了中心、站、社区三级康复服务管理模式。围绕这一模式,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8个全科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个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工作,包括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同时,配备了价值70多万元的设备、器材,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硬件保障。中心下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可以就近到服务站测量血压、健康咨询、接受康复指导等,打造出服务残疾群众“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每年4月到10月,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会为残疾人开展免费体检服务。截至目前,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为残疾人免费体检5000余人次,其中上门体检1000余人次。同时,配备了轮椅,方便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就诊。多年来,还免费为残疾人送医送药500余人次,药品金额达5万余元。
李佩珩深知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性。为此,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完善康复需求的调查机制,8名康复医生与全科团队主动上门服务,详细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康复需求调查,李佩珩对肢残人、智残人等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了分类管理,帮助指导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组织康复医生对到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进行指导,教授他们康复器材的使用,并且指导他们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董某是残障人员,在上门服务时发现他家生活困难,母亲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几乎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极不稳定,整天不出门,不与外界接触。李佩珩意识到,如果此时不帮他家想办法,董某可能走上极端。所以,只要有时间,李佩珩就会找他谈心,注意他的思想动态和感受,帮他树立生活信心,把适宜的中医技术传授给他,教他学会中医按摩,以助其母康复。同时,给他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如今,董某可以帮助别人推拿按摩,已经自食其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在,李佩珩还牵头在汇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蒲公英志愿者爱心团队”。爱心团队成员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入户到残疾人家中做义工;经常配合全科团队及康复医生上门对残疾人及家人进行情感关怀、健康指导、康复知识普及以及健康体检等。李佩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李佩珩用真情感动了辖区居民,每当他到辖区居民家中走访时,大爷、大妈拉着他的手,总有说不完的话,把他当亲人对待。
敬业奉献,他兢兢业业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李佩珩爱岗敬业,始终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对患者一腔热情。他每天坚持在完成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之余坐诊接待前来就诊的居民。社区卫生工作紧张时,倒班医生人手不够,他便第一时间顶上去,经常上完白班又接着上夜班,周末也大多是在中心度过。
他平时还注重钻研业务。在实际诊疗中能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法则,诊疗数以万计疑难病症,曾撰写了50余篇在社会有价值的国家级优秀论文,曾多次去辽宁省中医学院、长春市中医学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坚持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全科中医骨干医师”几期培训班。在实践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擅长于心脑血管病、中风及后遗症、脊髓空洞症,胃脘疼痛、小儿佝偻病、乙型脑炎、腮腺炎、带症疱疹、各种皮肤病、各种疔疮、尤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在当地及周边省、市有很高的声誉,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还曾撰写临证心唔百余篇,其中《脊髓空洞症治验》论文发表于“光明中医”杂志93年第二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论文三等奖,94年7月编入中医古籍出版的百病中医诊治精要“光明杯”优秀论文选粹。94年撰写《自拟乙肝散治疗“乙型肝炎”28例》被辽宁省铁岭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并立为专项,进行技术推广。98年撰写《流行性乙型脑炎治验》、《流行性腮腺炎治验》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书刊登,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论文。2000年撰写《自拟佝偻治疗佝偻病》106例临床观察,被中国临床医学评为国家级优秀论文,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刊登于《中国临床医学文库》。2010年被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国医经验录》聘为副主编。
金色奖牌 他用热血铸就
李佩珩对工作及群众的满腔热忱,赢得了大众的赞誉与社会的认可。他连续被选为银州区七、八、九届党代表。此外,还当选为政协常务委员、铁岭市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铁岭市基层卫生协会常务理事,铁岭市中医进社区专家组成员等。
他所在的中心201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2013年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站;2017年被评为铁岭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15至2019年连续被评为铁岭市文明单位、文明标兵。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20年获得国家级抗疫先进集体。
他本人也连续15年被评为银州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获得辽宁省助残先进个人。2020年获得了辽宁省基本药物先进个人、“辽宁好人·身边好人”等荣誉。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