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贤,男,1962年10月生,汉族,湖南益阳市人,中共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任、研究员。
孙立贤,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西首批优秀“八桂学者”,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洪堡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员,广西优秀专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程学院前院长(2013-2018),现任广西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广西先进功能材料基础与应用人才小高地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科技部变革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能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化学热力学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创新研究工作并热心学术交流和公益活动,利用广西自然稀土、铝、锰、碳酸钙等资源优势,在高容量制/储氢材料、相变储能材料、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热力学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对于提高我国在功能材料在储能、传感等领域的研究水平,促进广西人才培养、经济建设,保障国家安全、打造桂林国际旅游城市、实现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重要影响。一、立志扎根西部,报效伟大祖国孙立贤攻读博士时师从俞汝勤院士,他毕业后抱着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追求,在德国洪堡基金、日本系能源开发基金等资助下于 1995 年至 2001 年到日本、德国学习能源材料、传感器、化学计量学,收获颇丰。科学无国界,大科学家有祖国。 2001 年,孙立贤从日本、德国学 成归国,选择了到了有十几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材料热化学课题组长。他与催化、化工、航天、激光、燃料电池、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国际顶尖级大师零距离接触,从事着 航天催化与新能源材料等创新研究,荣获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012 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孙立贤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毅然放弃在中科院工作的优异条件,投 身到祖国西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作,作为广西“八桂学者”人才支持西部边疆地区的科教事业,培养了多名年轻老师和研究生。
二、紧密团结协作,不断开拓创新。孙立贤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储氢制氢材料、燃料电池 与电化学、新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传感器、材料热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十三五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部 863 计划、 97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航天科技项目、国防课题、广西创新驱动项目、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 合会(IUPAC)项目、科技部广西外专聚桂国家项目等 30 余项。在高容量储氢材料研究领域,从低维功能材料结构调制入手,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新型储氢合金材料、络合氢化物和新型 MOFs 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研究,建立了“储氢材料数据库”,为新型高容量储氢材料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型制氢材料研究领域,本团队研制成功与燃料电池配套的铝基合金制氢新材料; 在燃料电池及 电化学储能研究领域,团队开展生物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相关领域的 研究工作; 在电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研制成功氢气、葡萄糖传感器;在相变储能材料研究领域,研制成功系列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已用于重要电子器件的热控制;在材料热化学研究领域研制成 功量热仪,获得了系列重要材料的热力学数据。申请人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 500 多篇,申请专利100 余件,已授权专利 85 件。连续八年入选“爱思唯尔”能源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一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学术论文。获广西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成果奖 8 项,2018年获首届广西创新争先奖。他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