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善,男,汉族,1961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青岛人,青岛市李沧区兴城路街道汾阳路社区居民。
舍小家顾大家,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心中有大爱、有国才有家,危难之处见精神。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全国人民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艰巨的防控任务,社区党委发动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在楼院主要路口封闭设卡,24小时轮班值守,盘查进出小区人员。赵金善不顾远嫁广州女儿的担心,和妻子第一个就去社区报名参与防疫志愿行动。5个月、150多个日日夜夜的执勤日子里,他日夜坚守防疫一线,累计服务时长达900多个小时。那些日子居民习惯了“有需要找老赵”,只要一个电话,他就楼上楼下的跑,第一时间把居民需要的物资送到家中。那段时间,腿跑细了,却把群众的心跑热了,2020年,老赵被兴城路街道评为“抗疫先锋”。在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只要社区有需要,老赵总是第一个出现,他总是说“我是党员,我义不容辞”。不管是临时卡口执勤,还是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他都是那个最美的“逆行者”。
劳心劳力忙活,推动创城工作顺利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期间,赵金善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帮助社区张贴文明宣传海报、向居民发放创城宣传单页等。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社区其他的志愿者开展“文明从我做起”志愿者服务活动,无论高温还是下雨都挡不住他每周参加社区洁净家园行动的热情,拔草、清墟、砍树、铲除楼道小广告、清理楼道乱堆乱放,改善小区环境面貌,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别看他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是楼上楼下的运送垃圾的样子,一点儿不输年轻小伙子。
热心的赵大哥与生俱来还喜欢管“闲事儿”,而且他总有本事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是居民心中可靠的“老大哥”。2021年5月份,社区党委书记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儿,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排查中,社区临街门面中有一处多年违建被发现,房主是个倔强的崔老太太,在这处违建内开了一家老崔家瓜子,多年来以此养家糊口,曾经的国棉八厂职工,没有不知道崔老太太情况的。对于多年经营的店铺,崔老太太有着浓厚感情,如今面临被拆除的情形,崔老太太十分不舍,城管、社区多次劝导都没有效果。眼看事情陷入僵局,赵金善得知后主动请缨,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凭借多年志愿服务累积的好人缘,成功说服崔老太太以大局出发,将违建拆除了,为社区创城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把责任当幸福,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宣传。赵金善从来没有把对社区的这份奉献看成是包袱,而把它当成了一种被大伙儿信任的“幸福”。多年来,他始终以自己的热心回报着邻居们的信任。由于社区是原国棉八厂的宿舍,老年人居多,作为相对“年轻”的退休人员,赵金善当选为汾阳路4号一号楼的楼长。为普及新冠疫苗接种知识,鼓励居民应种尽种,早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他挨家挨户入户做宣传动员。由于社区内都是老式楼院、没有电梯,赵金善就一个一个台阶入户,一笔一笔详细记录。尽管天气酷热,有些居民还要多次上门沟通才能落实,工作相当辛苦,但他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克服重重困难,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组织布置的工作,使社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动员居民群众进行疫苗接种攻坚行动中,他积极动员,争做“应接尽接”的推动者,牺牲个人时间在路口宣传,逢人就讲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消除接种顾虑,很多居民在他的耐心讲解下,主动进行了疫苗接种,有力推动了社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
临危不惧,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是开放式老旧小区,为了使楼院能有良好的治安环境,赵金善长期进行志愿巡逻、值班,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巡逻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在汾阳路社区的大街小巷里,总是能看到他身穿红马甲忙忙碌碌的身影:冒雨为居民砍伐遮挡阳光的树冠、义务帮助居民疏通污水管道、风雪天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扫雪除冰……当居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也是他第一时间挺身而出。2021年7月20日,汾阳路3号六号楼一居民家中没人,煤气灶却忘记关掉,厨房浓烟滚滚,楼长拨打住户电话一直无人应答,左邻右舍也都在楼道里束手无策,危急时刻,赵金善挺身而出,他沉着冷静,先迅速跑到楼下切断单元电源,再寻找一切可以扑救的方法,在报警110后,他和社区工作人员及时破门而入,成功阻止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保护了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乐于助人的社区志愿者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退休不褪色,他始终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座右铭,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在志愿服务的沃土上,他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出一朵绚烂的志愿之花!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