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乡镇人,一生群众心。从一名初出校门的青涩学子,到一名干练老辣的乡镇干部,十年来,她始终如一,把群众当成家人,把工作当成事业,在委屈中咬牙坚持,在艰辛中勇往直前,用泪水与汗水践行“热爱家乡、发展家乡、服务家乡”的入职承诺。
身怀爱民之心,争做百姓贴心人
为了摸清困难家庭真实情况,她走村入户、风雨无阻,为了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她访贫问苦、落实政策,一双腿走遍了桑树坪的角角落落,踏遍了桑树坪的山山水水。
她就是这样的人,像煤一样燃烧自己温暖群众,全镇共有256户低保户,39户五保户,50名优抚对象,谁家缺衣少穿,谁家有重病人,她了如指掌。春夏秋冬,冬去春来,群众的冷暖疾苦是她不舍的牵挂。作为一名民政干部,突如其来的灾难,最是考验民政工作者的关键时刻,2016年7月15日下午三点,请假在市医院照顾住院母亲的雷军侠,从父亲那里得知桑树坪镇区域下了30年未遇到过的冰雹,听闻此消息,她将母亲托付给同病房的病友照顾,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看着被冰雹打落的满地花椒,她泪流满面,因为她知道这是父老乡亲的命根子,是他们的希望,为了把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她与办公室同志加班加点核实灾情,申请救灾款。整整1个月,当最后一批救灾款发到乡亲门手里后,她才回到家里,看望病愈的母亲。
恪守为民之责,敢担当有作为
作为一名女性,雷军侠同志肩负着多种身份,既是女儿、又是妻子、更是一位母亲。对父母她不能尽孝、对子女她不能陪伴左右,但是对她所服务的困难群众、困境儿童她会常挂在心上。桑树坪镇康乐社区居民陈红爱与丈夫离婚后,精神失常,一个人在韩城街道流浪,雷军侠知道后,主动联系社区与养老院将其送到韩城市怡馨园养老院,并联系其家人,当她了解到陈红爱女儿为聋哑人,远嫁山东;儿子失联后,她没有丢下老人,而是积极为老人申报城市低保。为了能让老人安心在养老院待,她毫不犹豫的在合同监护人哪里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将监管老人的责任重担接了过来,这一接就是5年,5年来她每隔两个月都会到养老院看望老人,逢年过节她会买上点吃的或新衣服去看望老人,现在老人的病情已稳定,身体也比原来好多了。2019年老人远在华阴的儿子过来想接走老人,但是老人不愿意走,她继续监护这老人。
不畏艰难“临危受命”,弱肩负重勇前行
桑树坪镇独泉村位于桑树坪镇区西北方向35公里处,是由原来四个小村落合并而来,下辖13个村民小组,村民居住分散。小组之间路途遥远。2016年6月独泉村原第一书记因工作调动,调离桑树坪镇。当时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当时作为包村干部的雷军侠同志,被组织派去担任独泉村第一书记,接到通知的的当天,她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24户贫困户,她要逐户摸清底子,制定帮扶措施,常常在村一待就是一天。两个多月后,33岁的她诊断出怀孕,显然不适合来回跑再担任第一书记。
“镇上工作复杂繁琐,本来人手就不够,而且各项工作刚刚开展,如果中途换人,又得从头了解村情,一来二去又耽误了许多工作。”她找到领导说明情况,表示自己可以继续工作。即使孕期各种不适,她不言苦言累,及时进村协调各项工作,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入户核查工作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2017年,市里要为全市贫困户建立阳光档案,雷军侠挺着大肚子,和包村小组成员一起查看贫困户水、电情况和房屋现状。村民王林山住在石家峪组的一处山上,路窄、坡陡,每次去他家,雷军侠得在同事帮助下才能爬上坡,大家劝说她在山下等着,她总是笑呵呵地摆摆手:“总得实地看看心里才有数。”直到预产期前20多天时,雷军侠突感身体不适,医生建议她在家修养,雷军侠这才和新上任的第一书记交接工作,回家待产。
产假期间,雷军侠记挂着村里的移民搬迁工作,“刘有堂和杨景奎家庭情况特殊,一个是全家人身体都有残疾,一个是借住别人房子。我休假时他们还没搬家,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即使不再担任第一书记,雷军侠还是忍不住打听村里贫困户的近况,每次见到村干部,便要聊好久。了解到刘有堂不想搬进独泉社区,而是想自己盖房子,雷军侠便时不时去村里给他做思想工作。直到2019年11月,刘有堂和其他几户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终于搬进崭新敞亮的单元房,雷军侠才松了口气。
甘洒热血在乡镇,十年山区乡镇工作生涯,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每次看到父老乡亲们满意的笑容就是她最高兴的事,雷军侠用自己的言行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送给每一颗受寒的心,用燕子衔泥的精神,修补着社会的点点遗恨,用至亲的爱怜,把深情洒向弱势人群。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就是大山深处百姓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