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凝聚成大爱,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赵金元,1996年至今志愿服务24年,累计时间41000小时。2007年创建牡丹江阳光爱心互助会,成为首家政府注册民间志愿者组织。通过一元众筹开展各项公益活动1200余场次,帮扶弱势群体36000人,帮扶乡村学校68所,累计捐赠物资22吨,连续10年成立N+1帮扶小组,累计发放26万元助学金,长期资助6名孤儿完成学业。2018年开朗以532分优异成绩考入黑龙江科技大学。1
赵金元二十四年如一日走访数百个村屯,核实贫困家庭,确保帮扶质量。他付出全部业余时间,从孤残儿童到孤寡老人,从留守儿童到贫困家庭,把爱心洒满丹江大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那些身残志坚愿意用劳动走上富裕路的对象时,创建“送鸡雏--建鸡舍--再回购--助增收”的授渔计划。帮扶无双腿身残志坚的母亲张伟和聋哑无双腿的爬行人关洪安等13户贫困家庭走出困境,送去鸡雏2000只,请来专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以提高鸡雏成活率和饲养水平。项目增收15万元,待出栏后按市场价进行回购。采取有效的造血式帮扶措施,达到精准扶贫。
环卫工大多年龄偏大,家境贫寒、负担沉重,有的患有疾病,每月低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并在四城区设立全省首家爱心冰柜(清凉补给站),免费为烈日下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快递员、送水工、外卖小哥,提供60天的矿泉水、冰棒、红茶等清凉饮品。让烈日下辛勤工作的户外工作者享受一丝清凉,感受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同时根据春、夏、秋、冬季节性为环卫工人准备系列套餐,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三伏天为千名环卫工送凉草帽、连续15天为环卫工熬制绿豆汤近1吨;三九天为环卫工现磨热豆浆,发放棉服、棉鞋、棉手套、棉帽、热贴、保温杯等保暖用品。同时准备了10套爱心药箱,关注环卫工生命健康。
建立全国首家乡村留守儿童营养豆浆幸福驿站,并在五林镇、穆棱镇、海浪镇、林口县、中国儿童村齐齐哈尔、北京、天津、烟台、南昌、开封、成都、莆田、乌鲁木齐、拉萨建立营养豆浆幸福驿站,为1708名困境儿童捐赠146台豆浆机、优质黄豆、防烫水杯。18家驿站年饮用豆浆500000杯。并对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12个重点区域进行长期物资捐赠。做为一名中国志愿者,并对南亚尼泊尔瓶子屋孤儿院、非洲东南部津巴布韦爱心妈妈孤儿院进行国际物资捐赠。
同时为百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发放智能定位黄手环;金秋助学让百名贫寒学子走进大学校园;创建急救难众筹平台,救助百名重病患者;新年新衣为百名留守儿童送棉服;为千名低保户置换闲置物品;冬日送温暖为千名贫困家庭送万斤粮油;千名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等百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受益千家万户。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为湖北武汉筹集善款,在全国口罩紧缺的情况下,联系数十家生产企业为本地疫情东安、西安、爱民、阳明、江南五个城区筹集捐赠10000只防护口罩,为全市23家街道70个社区捐赠矿泉水近千箱,为24所乡村学校捐赠消毒灯与消毒液,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让“日行一善”小爱凝聚成大爱,让大爱不断延续。发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中国雪城牡丹江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