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榕,男,196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原闽侯县石油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现已退休)。1998年12月起,为了帮助那些需要用血的患者,刘小榕每年都定期参加献血活动,成为一个坚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二十多年来,刘小榕总共献血209次,其中献全血12次(3800毫升),单采血小板197次(347.8治疗量)。2010以来五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荣誉。
1998年12月3日,是刘小榕心中永远铭记的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那一天,他第一次参加献血。县里组织集体献血活动,献血车开进了刘小榕所在的工作单位,由于当时许多人对献血不了解,担心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主动参加献血报名的人寥寥无几。部队退伍回来的刘小榕虽然此前从未献过血,却深知献血的重要意义,“献血可以救人一条命呀,多好的事!我先来献!”刘小榕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率先冲到献血车前,登记表格、测量血压、伸出右臂、握紧拳头……在医护人员的提示下,刘小榕顺利完成了献血的一系列步骤,400毫升新鲜健康的血液从他的血管里被抽出,成为了可救人于危难之中的“生命源泉”。在刘小榕的鼓舞下,许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同事也纷纷来到献血车前献出了宝贵的鲜血。
第一次无偿献血时,刘小榕从医护人员那里了解到,我国临床用血需求快速上升,但当时社会无偿献血量不高,许多患者需要排队等待输血,有的甚至延误了治疗。于是刘小榕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他每年都要定期献血,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开始,他都是献全血,几年下来,他共献全血12次,血量3800毫升。
2009年12月,他了解到另外一种献血方式——单采血小板,这种献血方式间隔期比献全血的间隔期要短得多,怀着“一年内能捐献更多的血液,从而更多地奉献社会”的想法,刘小榕投入到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队伍中。从此,每个月到福州单采血小板献血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刘小榕说:“每次躺在献血椅上,大大的针扎进血管时有点疼痛,但那也只有一时之痛,如果我的一时之痛能够换取世上更多的病人能够康复,那是很值得的!”
刘小榕进行无偿献血一直持续到2020年6月(当时他年满60周岁,已达到《献血法》中规定的献血年龄上限)。即使是在2、3月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蔓延、大家心里最紧张的时候,他仍然坚持献血。二十多年无偿献血的经历中,有过酸甜苦辣。一开始,亲人们不理解,觉得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有朋友说他太傻,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刘小榕说:“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要以我的亲身经历去影响我身边更多的人参加到这支献爱心的队伍中。
助人为快乐之本,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心里也会感到很舒坦!“人活着总是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不喝酒、不抽烟,爱好就是献血,自己的血能帮助别人,心里敞亮!”除了自己献血,刘小榕还经常向亲戚朋友和同事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无偿献血知识,在他的宣传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