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绍兴
方腊(?—1121年10月6日),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宋末三帝之一。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赵㬎、宋末帝赵昺的长兄,曾被封为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