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朱黎明

朱黎明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的朱黎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唱响了这首家喻户晓的《爱的奉献》之歌。

  朱黎明老师任教于羊尖实验小学,教书40载,教育事业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退休后,他仍壮心不已,积极关心并热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尤其关注青少年的校外教育,负责关工委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工作,努力发挥着预余热。他的老伴虽是名农村妇女,但始终不渝地支持丈夫的事业。然而,正当朱黎明老师夫妇俩续写奉献新篇章时,一场灾难悄无声息地向他们袭来。

  1992年,朱黎明老师的老伴朱爱珍因高血压导致中风,虽经多家医院抢救医治,但还是留下了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言语、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几近植物人。当时,朱黎明老师已经67岁,他的老伴70岁。为了让子女们安心工作,朱老师一人承担了服侍照料老伴的重任。20年来,朱黎明老师像对待新生婴儿般地精心呵护、细心照料、耐心调养。因老伴不能自理饮食,他就让老伴仰躺在床上,一勺一勺地喂,并坚持少吃多餐,一天至少吃4次。为了让病人获得较全面的营养,他经常变换花样,还按照医学书上介绍的方法,用黑木耳、红枣、瘦肉、生姜等煮成粥糊,分次喂食,以帮助老伴软化血管。

  朱老师坚信“生命在于运动,养生保健贵在坚持。”20年来,他坚持每天2-3个小时为老伴翻一次身,每天为老伴按摩、擦身2-3次,帮助老伴做手、脚屈伸运动。在照料过程中,细心的朱老师发现老伴常用尿不湿易起泡,他就改用灰袋,一湿即换。他还用充气的皮套填其背部、肩部,不仅使老伴睡得舒服,而且不起红斑。每天早晨,朱老师按时扶妻子起床,让她躺在房外的榻床上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空闲时,他会为妻子拉上一曲二胡或手风琴,每当见老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时,朱老师心里就乐滋滋的。他深情地说:“我有幸福的今天,也有我妻子的一大功劳,我怎能忘恩呢?” 见到朱老师老伴的人都说她福气好,戏称她打着灯笼找了个好老公。

  医生当年断言,这样的病人最多只能活七、八年。但朱老师2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老伴身上无一红斑和褥疮,朱老师用爱延续了妻子的生命,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朱黎明老师本人也多次被锡山区退教协会授予“积极老人”、“健康老人”等荣誉称号。

  朱老师十分注重健康养生。他自备血压计,不仅自己天天测血压,还定时为镇上的老人测量,同时还积极在街坊邻居中宣传保健知识。朱老师不酗酒吸烟,做到起居有常、活动有节、保养有方,尤其是注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平时习字作画、散步练功,胸怀豁达大度。他厅堂上悬挂自己书写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条幅,这也是他的养生经验。朱老师虽已87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活跃、行动自如。虽说有瘫痪在床的妻子要他照料,但他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照顾妻子的同时也热情帮助邻里乡亲。朱老师与老伴68年真情相守、20年悉心照料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人,朱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并将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爱与温情,才能让爱延续,创造生命的奇迹!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朱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