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才,男,汉族,1971年11月出生,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大迳村卫生站一名乡村医生。初中时因意外受伤感染,右腿截肢,需依靠拐杖行走。从1994年12月起,23岁的郑仁才成了大迳村的“独腿村医”,为乡亲父老健康保驾护航近30年。行医30年的他,一身白大褂、一双木拐、一个药箱、一辆小三轮,伴随他走遍了村里每个角落,竭力打通农村健康“最后一公里”。2022年荣获“广东好人”荣誉称号。
自强不息 勤学苦练强本领
郑仁才因截肢反复疼痛,自学医学知识,萌生了做医生的想法,经过系统学习与训练,他接过老村医的接力棒,成为村里唯一的村医。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写完的笔记本积累了好几大箱,逐渐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在工作中,郑仁才将每位患者视为自己的老师。他每次出诊都习惯将各项指标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并通过仔细研究,归纳总结成实践经验。每次打开笔记本,一个个鲜活的病例就像一位位老师一样走到郑仁才面前,给他指导。随着郑仁才的医术逐步提升,他已经成为了村民中口碑颇佳的郑医生。
尽职尽责 以心换心安民心
对于独腿的郑仁才来说,每次出诊并非易事。尤其是比较偏僻、车子进不去的地方,他总是拄着拐杖、背着药箱,一步步用拐杖丈量行医路。无论风雨,只要村民有需要,他从未拒绝。
凌晨两点,谢婆婆感到身体不适给他打电话,他急忙拄着拐杖向谢婆婆家里赶去。经过检查,他诊断谢婆婆为肾结石引起疼痛,立刻给她打针缓解疼痛,然后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之后,郑仁才隔三差五打电话关心谢婆婆的情况,得知手术顺利,悬着的心才放下。
“我肌肉酸痛,高热,是不是感染了。“由于登革热在村内的传播,村民对自己及周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非常焦虑。郑仁才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向村民讲授卫生健康知识,告知村民一些防护妙招,做好村民的心理疏导工作,安抚村民的紧张和不安,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30年来,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从医这些年,他“走”过了20多万公里的山路,用坏了3辆三轮车,更换了10余副拐杖。
30年行医路,郑仁才累计诊治数量约10万人次。每次看诊后,郑仁才会把每位病患的情况都详细记录整理,及时上报到东坝镇,以便病人到其他医院就诊时,医生能了解病人的过往病史,更好地对症诊治。对于村民而言,郑仁才不仅仅是他们的家庭医生,更是他们信赖的亲人。在大迳村,基本上每一个村民的手机里都存有他的号码。郑仁才说:“村民们能够无条件信任我,敢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把治病救人的本事用在他们身上,值得!”
医者仁心 不畏疫情显担当
2020年疫情发生后,郑仁才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凡有大迳村的返乡人员,郑仁才必定要协助村干部登门排查,每天都会挨家挨户地敲门进行排查、测量体温,做好随访调查,从细微处做好疫情防控。
郑仁才为了抗疫而付出的努力,大迳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地,村民们越来越支持抗疫工作了,不仅参加集会、串门的人没有了,发现发热人员,村民也积极上报,身体有不适也会第一时间联系郑仁才。郑仁才即使深夜接到电话,说有返乡人员回村,他也会马上发动三轮车,第一时间赶到村民家里进行摸底排查。他依靠听诊器、体温计等简单的“武器”,用坚守诠释医者仁心,用担当守护一方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