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江,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省唐海县农林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兼任河北省昆虫学会理事、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植保学会理事,北方稻作科技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张玉江长期从事病虫测报和农技推广服务,经常深入田间调查观测,较好地掌握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动态和诊断技术,对1995年大面积发生的稻瘟病和稻潜叶蝇,对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8年发生严重的稻飞虱,对多年未曾发生过而2003年发生十分严重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都进行了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并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印发《病虫情报》、《农林简讯》及《稻田病虫害防治作业历》等科普材料,举办培训班,接待稻农的咨询及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治技术服务工作,大大减轻了病虫灾害损失。
张玉江编著出版了《河北稻区飞虱图志》、《北方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国稻水象甲》和《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新技术》等著作9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参与起草制定了2项河北省地方标准——《稻水象甲测报技术规程》和《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编制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稻水象甲防治技术规范》(NY/T 796—2004)。
在国内权威刊物上,他提出“稻瘟病的简化调查指标——全白穗率”、“混配杀虫剂增效性测定中共毒系数的简化计算法”、“水稻旱育秧田立枯病病原菌为腐霉菌而非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等新的学术观点,在北方稻区首次鉴定和报道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弄清了发生于冀东稻区的潜叶蝇种类为稻叶毛眼水蝇;鉴定出飞虱22属25种,其中有18个属20个种为河北省新记录,1个新型为中国新记录,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昆虫新种——黑条宽膈飞虱,其研究成果载入《昆虫分类区系研究》和《中国动物志》等权威著作。
张玉江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植物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