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拥军,男,1966年8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六团二连职工。张拥军养殖经验丰富,在团场带头成立多元化发展的养殖合作社,十几年如一日扶危济困,帮助身边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张拥军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兵团劳动模范等荣誉。
致富不忘身边人 扶危济困暖人心
张拥军聪明能干、进步好学。多年来,他不断总结经验,从一台55型拖拉机、20只羊开始,经过十几年艰苦创业,成了团场多元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由他带头的松柏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师市科技含量高、管理饲养技术先进的畜牧业养殖示范社。
张拥军致富不忘身边人,他积极参与团场组织的帮扶活动,带头与待业青年结对子。2014年,伊犁地区遇上特大干旱,二连21户“兴边富民项目户”的牲畜过冬草料严重不足,眼看项目养殖户陷入困境,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家储存的6000余捆麦草,帮助养殖户解了牲畜过冬的燃眉之急。眼下的困难虽然解决了,但是张拥军发现项目养殖户养殖水平不高,在原料成本高、销售难的情况下收益很低。为此,他请21户“兴边富民项目户”加盟到他的松柏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项目户”的模式,为养殖户在资金、技术、原料、成本和销售上全程服务。
2015年深秋,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造成10户牧民即将收获的青贮玉米倒伏,如不及时收割,600多亩青贮玉米将全部烂在地里。得知这一情况,张拥军自己承担运费,从昭苏县阿克达拉乡调用机车,帮助10户牧民解决了困难。因时间紧、任务重,张拥军把自己种植的75亩玉米放到了最后收割,因收割不及时,造成经济损失10万余元。
2017年,张拥军主动联系团里5户困难家庭,解决了11人的就业问题。他的真情付出激发了大家的热情,不少群众走出草原、走出毡房就业创业,提高了家庭收入。从2005年至今,张拥军先后帮扶哈萨克族群众60余人,捐资捐物10多万元,成为扶危济困的模范,他创立的松柏养殖合作社也被七十六团党委评为党员致富模范示范点。
危难之际伸援手 不是亲人胜亲人
2005年初,张拥军发现在二连打工的赛尔格江·买米拉家里孩子多,家庭比较困难,便主动提出帮助他。张拥军便将自己空置的房子免费给他住,经常给他买面粉、食用油和蔬菜等。为帮赛尔格江增加收入,2005年3月,张拥军以每年1.8万元的薪酬聘请他为自己放羊,并将自己的养殖技术倾囊相授,让赛尔格江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在赛尔格江的大女儿迪娜和三女儿加力哈斯先后患病时,张拥军垫付1.8万余元帮助两个孩子治疗。2011年,赛尔格江患上肺结核,张拥军听说后,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连夜开车将赛尔格江送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四师医院。赛尔格江过意不去,想卖一部分羊偿还张拥军多年来垫付的3万多元医疗费。张拥军知道后“拉下脸”劝阻他,再三叮嘱一定要先把养殖发展起来,钱的事不着急。2023年12月,赛尔格江在张拥军的帮助下,拥有了130余只自己的牲畜,日子越过越好。每当提起张拥军,赛尔格江总是激动地说:“张大哥待我就像亲兄弟一样!我们是一家人!”
七十六团一连的特克斯·巴特和妻子自2009年起就在松柏养殖合作社打工,是合作社的老员工。在松柏养殖合作社打工的这些年,特克斯·巴特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和张拥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刚到松柏养殖合作社时,拥军哥给了我1匹母马,让我代养,后来又给了3匹公马、30只羊。2018年,拥军哥花了1.7万元买了一头奶牛给我,让我发展养殖业,2020年奶牛还下了‘牛娃子’。在拥军哥的帮助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他是我的‘老板’,更是我的兄弟,我们是一家人。”特克斯·巴特说。
看到自己帮助过的人如今生活美满,看到合作社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张拥军说:“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很短暂,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我想踏着父辈当年走过的戍边路,继续发扬兵团精神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