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张延柱

张延柱

平江县三阳乡龙坪村村民

  张延柱,男,1972年7月出生,平江县三阳乡龙坪村村民。在张延柱家里,一个泛黄的旧笔记本,2022年12月5日、星期一、1502次,2023年4月7日、星期五、1558次,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1692次,一个数字对应着一个日期,这些不是密码、不是往来账目,而是张延柱送母亲去医院做透析治疗的次数。6年来,张延柱送母就医累计1985次,换算成距离逾5万公里,这既是他奔波的脚步,也是为延续母亲生命的孝心。张延柱曾荣获第九届平江县道德模范、“岳阳好人”等称号。

  辞去在外工作,回家照顾患病父母

  张延柱父母育有二儿二女,姐姐因病去世,妹妹嫁为人妻,哥哥条件一般,母亲体弱多病。2013年,父亲患直肠癌,需要做手术,张延柱果断辞去长沙工作,回家精心照顾父亲直至2016年医治无效去世。正当张延柱准备外出务工时,母亲病情突然恶化,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高危糖尿病,自此张延柱便踏上了送母就医的“长征路”。考虑到哥哥的条件,家特别拥挤,母亲也想跟着自己生活,父亲去世后,张延柱便承担了照顾母亲的重任。他的妻子也从那时候开始辞去了工作,在家专门照顾母亲,两个女儿读大学,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起早贪黑跑农用车维持,他从不抱怨,也不计较,总是埋头苦干,用爱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为延其生命,6年往返1985次送母就医

  随着母亲病情的不断加剧,2017年10月,注射胰岛素无法再维持血糖的稳定,不得不开始做透析。刚开始,每半个月做一次透析,但由于肌酐数一直降不下来,2018年以后,每周不得不做三次。家里到医院的距离25公里,张延柱坚持带母亲乘车到县城进行治疗,每次来回50公里,风雨无阻,从不间歇。6年来,在陪伴母亲做透析的路上,来来回回多达1985次,一走就是5万公里,每个月的透析费和医药费需要1300元,哥哥会支付一小部分,其余的费用以及全家人的生活开支就靠张延柱开农用车赚得微薄工资维持。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天早上得五点多起来干活,然后返回家里面带母亲去医院,这途中的辛苦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久病床前有孝子,无怨无悔照顾母亲生活起居

  由于母亲血压、血糖过高,需要保持低盐、低脂、低热量、低糖饮食,加之长年服药导致胃口不好,张延柱总是变着花样迎合母亲的口味,让她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多年患病让母亲不良于行、言语不清,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张延柱便在母亲的房间设了一个小床,每天重复着穿衣、洗漱、按摩、烫脚这些繁琐而又日常的护理步骤。日复一日,母亲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经济和生活上的压力让张延柱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忙碌让他身心疲惫,有时候他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支撑下去,心情烦闷的时候也只能偷偷背着母亲抽闷烟,寂静的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亲友都劝他不要在母亲身上耗费金钱和精力了,他总是笑着说:“从小到大妈妈一刻未曾缺席,给予了我太多的陪伴和守候,在她年老体弱的时候,我还是想坚定不移地牵起她的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不会放弃”。母亲也经常说“能有这样的儿子,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从小就孝顺懂事、独立自强,总是想方设法为父亲排忧解难。做好了饭,总是先给奶奶盛第一碗;写完作业后,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今,他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在长沙工作,成为了单位领导的得力助手,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张延柱以行动诠释了孝道与责任,他的坚持与付出不仅赢得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在社会上树立了孝老爱亲的典范。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传递着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张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