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男,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河东区鲁山街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守护街区文明、拆除违章建筑、捍卫居民利益,他履职尽责勇担当;投身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工程改造提质增效,他不仅坚持做好执法工作的“分内事”,还成为化解各类难题的“多面手”。多年来,他扎根基层,坚守执法为民初心,带领执法队伍累计解决群众诉求6000多件,逐步拆除存量违章400余处。曾获河东区“十大为民杰出人物”等荣誉。
履职尽责 攻坚克难勇担当
自2013年入职,张晓波一直扎根基层,在一线执法岗位上创新进取、为民利民。在百日攻坚拆违行动中,张晓波坚持把工作做在前面,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判方案,仅一周时间,他包保的37处违章就全部拆除完毕,占总拆除面积的25%。在“两违治理”和存量违章分步治理工作中,他带领队伍攻坚克难,拆除率一直位居全区首位,不仅拆除了违建的高墙,也拆除了老百姓的“心墙”。
在凤山广场夜市,整洁繁华的热闹景象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我帮您把东西往里搬一下,不要把通道堵上” “咱们走之前一定再检查一遍阀门,这可马虎不得”……穿行于夜市中,不时有摊主们和张晓波打招呼,张晓波也化身为“城市夜管家”,靠前服务做好摊贩信息登记,指导物业施划责任线,确保夜市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在查处违法占道经营过程中,张晓波了解到有些当事人占路经营是因为经济困难急需靠摆摊谋生后,在坚持依法执法的前提下,他创新性地推出了“促合租、帮进屋”工作模式,将其在日常巡查执法中发现的一些长期空置、租金低廉的店铺协调介绍给急需铺位经营的行政相对人。这种因势制宜、疏堵结合的方式,既解决了长期存在、久治不绝的占道经营难题,同时也在方便居民的同时增强了城市经济活力。
服务大局 善作善成促发展
张晓波不仅坚持做好执法工作的“分内事”,还主动淬炼自己成为能够化解各类难题的“多面手”。在凤山商业广场提升改造工程中,建筑专业出身的张晓波主动请缨担任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在方案设计阶段,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座谈、现场办公及联席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每个反映民生民意的问题反复权衡、统筹考虑,最大限度地将百姓需求融入工作方案。三个月的改造工期,从凌晨到下一个凌晨,张晓波以提升整体功能性为出发点对方案提出细化建议,使改造后的广场在能拓展空间的基础上更接地气更能满足商户和居民需求。最终,凭一颗为民造福的责任心,张晓波获得了施工单位的钦佩与好评。
街域内一处地标性综合商场在开业前遇到招商问题,迟迟无法达到正常经营所需的承租率。例行检查中,商场商管部门随口谈及此事,张晓波便记在心里,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商场设置招商广告,却因为不了解流程陷入僵局,在排队问询所需程序后,张晓波本着“首问负责”的原则,带着商管办事人员一同去各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充当“导游”和“字典”的角色,用最高的效率助力商场招商进度。张晓波发挥城市管理优势,加大企业走访服务力度,累计走访辖区企业50余家,化解企业无数难题,激发了市场潜在活力,推动了辖区经济发展。
依法行政 锤炼队伍提效能
在一些人眼里,张晓波是一个“生冷硬”的人。作为执法队队长,他是很多人意图“结交”的对象,但他时刻把“拒腐蚀,永不沾”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带头破“潜规则”、立“明规矩”,并教导队员:“只有自己不沾,与相对人接触时才硬气”“只有白天站得直,晚上才能睡得香”。在一起绿地停车案中,相对人拒不配合工作,且不履行处罚决定,意图以拒绝接收执法文书的方式使执法程序无法进行下去,从而逃避处罚。时任副队长的张晓波,面对相对人的百般“规避”,每次往返上百公里送达执法文书,不惜耗费近一年的时间严格落实各项执法程序,坚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终让相对人承担了应有的法律责任。
队员的能力培养和队伍的梯队建设,也是张晓波时刻不忘的心事。他经常与队员们交流谈心、分享经验,主动了解并帮助队员们解决工作上的疑问。同时,他还在队内定期组织执法技能和法治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和法制员开展执法案卷自查,及时纠正办案中的纰漏。在张晓波的带领下,鲁山道街综合执法大队深耕“法治城管”建设,以基层综合执法新模式,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张晓波经常说:“行政执法只是工作方式,利民惠民才是终极目标。一定要坚守为民初心,让投诉人满意、让相对人理解,让执法有力度、为民有温度,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十一年如一日,张晓波坚守一线,以“执法蓝”守护城市美,以敬业奉献、担当作为彰显那一颗执法为民的“赤子心”。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