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彦,男,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廷远活性炭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
他从青涩的中专毕业生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以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传统制造业的技改浪潮中勇立潮头;他用一个个“微创新”破解生产难题,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机;他以匠心育人,让创新火种在产业一线薪火相传。他用技术创新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担当。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技术能手、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扎根一线,在摸爬滚打中从“门外汉”到“技术通”
1995年,机电专业毕业的张文彦,以电工身份来到单位。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超过想象,刚进厂时,书本上烂熟于心的电路图在实操中却成了“天书”;在调试设备时曾因设备故障被电弧烧伤右手,手腕皮肤当场掀翻,双眼被强光灼伤;他曾被并入生产班组,推着数百斤重的料车在粉尘弥漫的车间里汗流浃背,但是他没有退缩,始终坚守生产一线,秉持刻苦钻研和好学的精神,持之以恒打磨技能。
工作中他虚心向师傅们请教,施工现场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晚上在宿舍借着台灯啃完专业书籍。随着公司的发展和自动化在生产现场的应用,他感觉到了知识的不匹配,于是他刻苦钻研,自学了CAD制图、电气系统自动控制、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正是对专业技术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前沿技术的不懈追求,为后来的技术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靠过硬的技术他先后参加和主导了公司双氰胺、石灰氮、硅铁、空风等生产系统的设备安装和调试,以及公司扩建技改项目,参与公司石灰氮反应塔加热技术研发、空分系统纯化器节能研发技术改造、石灰窑余热综合利用、导热油锅炉余热综合利用等多项技术创新工作。
创新破局,破解企业降本增效的“技术密码”
正是对知识无限的渴求和不断学习,开阔了张文彦的视野,启迪了他的智慧。公司空风车间是工艺比较复杂和自动控制的车间,曾有一段时间由于空压机的润滑系统不正常而导致缸体被破坏,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这一情况,张文彦废寝忘食,仔细查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通过对保护回路的改动,增加了断电保护和润滑系统的自动检测,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公司挽回了近10万元的经济损失。
面对公司使用降压启动柜多、易烧毁线圈这一问题,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原厂家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改动,增加了二级时间保护,从而避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为公司节约资金30余万元,这一技术也很快在全公司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多年来,张文彦先后创新完成的“降压启动电路的保护设计”“活性炭生产用的进料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以及活性炭生产废气净化器”等技术,为企业每年节约资金320多万元。
育才传技,打造技能大师“青蓝梯队”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他积极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技能提升”和“导师带徒”等活动,先后为企业培养出了5名初级工,8名中级工,2名技师。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技工开始钻研技术、勇于创新。在同事眼中,张文彦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徒弟心中,张文彦是技艺高超的“大师傅”;而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深耕技术一线的普通劳动者。“我能够传授给年轻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保持对技术的热爱和追求,向行业高端技术看齐,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用匠心与执着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答卷。”张文彦说。
从普通电工到大国工匠,张文彦用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坚守,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产业创新的赤诚答卷。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创新不分岗位,匠心铸就不凡,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大胆地尝试,都在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