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女,1983年3月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街道邻德社区居民、耀州好人志愿服务队队长。
张兰传承了军人的优良作风,13年来始终如一地学雷锋、做好事,积极爱国拥军。她为老人、残疾人以及“光荣之家”的成员免费修脚,累计服务达9000余人次。此外,她还热心帮助兄弟姐妹创业就业,主动义务宣传并支持征兵工作。在各类公益和志愿活动中,她投入了三十余万元,以无私的大爱善举回馈社会。张兰曾获陕西省学雷锋岗位标兵、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好人等荣誉。
自立自强 乐善好施
2011年,张兰从北京返乡创业,开了一家修脚店。2012年,在北京某部服役的丈夫在回家探亲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离世。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帮助,作为军人遗属,张兰有两项国家政策可以选择:一是被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二是放弃工作安排、领取生活补贴。面对选择,张兰动情地对工作人员说:“我自己有修脚的手艺,靠这家手足护理店就能养活家人,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把工作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吧。”就这样,张兰把别人眼中安稳的事业单位岗位让了出去,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挑战的人生道路。
张兰非常感恩在最艰难时拉过她一把的人,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14年3月,她给店里定下一条规矩:“凡是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父母,还有70岁以上的老人,进店修脚一律免费。”此外,考虑到一些高龄老人和残疾朋友行动不便,无法到店享受免费服务,她便主动上门为他们修脚。张兰用真心和真情赢得了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远近几条街的群众都知道了张兰的修脚店和她的免费服务。修脚店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但接二连三的意外却降临到张兰身上。父亲突发脑溢血、母亲患病住院、5岁的女儿骨折……面对重重困难,张兰初心不改,承诺不变,做公益、免费修脚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了。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她利用下班休息或吃饭时间上门服务。看到周围一些人失业后陷入困境,她就把他们招到自己的店里工作,或者推荐给其他用人单位。
张兰的小店开在学校附近,她发现很多家庭困难的孩子舍不得买水杯,便连续两年在开学第一天,给路过店门口的孩子送水杯,累计送出三千多个。她还给偏远农村的村民送日历,共送出四千多份。从2016年到2019年,她资助了一名尿毒症患者王师傅,每月联系三轮车送他去透析,定时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先后垫付医疗费和生活费4.5万元。
凝聚合力 奉献爱心
在张兰的影响和带动下,周围一些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和社区群众凝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团队。2020年,耀州区好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张兰被推选为队长。这支队伍的服务范畴十分广泛,包括拥军优属、文明劝导、征兵宣传、环境保护、社会救助以及护学岗等活动,目前已有近900名志愿者加入。
张兰带领志愿服务队积极为山区的脱贫家庭送去爱心,他们收集衣物,经过仔细清洗和严格消毒后,再送到贫困群众手中。连续6年来,他们为耀州区精神病康复中心捐赠了一万余件换季衣物。2021年7月,河南、陕南两地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张兰迅速带领耀州区好人志愿服务队为灾区筹集了价值15.8万元的棉被、方便面、纯净水、药品等物资,并亲自将这些物资送往灾区。
疫情期间,张兰带领耀州区好人志愿服务队主动冲锋在一线,扎实工作在实处。他们捐献防疫物资、坚守卡点值守,还为隔离人员送药送菜,全力保护辖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好人力量,传递了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传承接力 拥军爱民
一日为军嫂,便终身与军队、军人结下不解之缘。同在一个社区的全国拥军模范、“中国好人”赵秀梅老人年近九旬,且身有残疾,张兰便从老人手中接过了爱国拥军的接力棒。每年征兵工作启动后,张兰都会带头组织好人服务队的志愿者,拿着“小喇叭”走村串巷,深入附近农村和社区的适龄青年家中,宣传征兵政策,动员适龄青年报名应征。国家征兵政策调整后,她不仅到社区居民楼进行宣传,还巡回于高校和偏远山区,向大家宣传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和好处,为应征青年答疑解惑。
此外,张兰还热心为退役军人牵线搭桥,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至今已促成二十余对退役军人与当地姑娘喜结连理。她时刻牵挂着赵秀梅老人,定期走访看望老人,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陪老人拉家常,还用轮椅推着老人晒太阳、看电影,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与老人共同分享学雷锋、做好事和拥军志愿服务的快乐。她曾为老战士刘治北老人修脚。张兰还连续5年组织开展“情系军属·关爱新兵”手工鞋垫缝制活动,将缝制好的鞋垫送给入伍新兵和驻地官兵。
初心如兰,善行如光。张兰从失去丈夫后的咬牙坚持,到稳稳接过并传递拥军爱民的接力棒;从独自坚守一家修脚店的承诺,到带领近900人的志愿服务队温暖一方。她用13年的点滴善行,诠释了“好人”的丰富内涵;她用有温度的服务,书写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好人的正能量,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