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萍,女,1957年5月生,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道碧溪园第一社区居民。张惠萍热爱收藏,21年来共收藏1万多种、10万余份报纸以及大量的党章、党员徽章、党报等党史资料。2020年9月,张惠萍在自己家中开设“红色藏馆”,免费对外开放,同时利用收藏的资源定期在武清区各中小学和社区举办报展、藏品展,开展党史宣讲300余场。
酷爱剪报集报 记录时代变迁
在碧溪园第一社区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隐藏着一个小小的“红色藏馆”,名叫“惠财藏馆”。藏馆的主人是68岁的张惠萍和69岁的段树财夫妇。
“报纸是时代的镜子,通过它,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感受时代的脉搏。”张惠萍说,对很多人而言,报纸的寿命只有一天,甚至是短短的几个小时,而在她的心中,报纸上刊载内容的生命力远不止于此。
张惠萍从2004年开始剪报集报,起初只有她自己整理报纸,后来老伴儿退休了,夫妻俩就一起剪报集报。21年来,张惠萍夫妇为了收集到全国各地的党报、都市报、晚报、晨报……走遍了北京、新疆、山西、西藏等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收藏了10万余份报纸。收藏的报纸中,涵盖了自清末光绪年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报纸1万多种。此外,还有创刊号、休刊号、停刊号、复刊号、号外报纸以及丝绸报、绢报、金箔报、银箔报等珍品报纸。
创办红色藏馆 讲好红色故事
张惠萍于2009年加入天津市收藏家协会集报专委会以来,逐渐成长为协会的副会长,她长期和集报协会的会员们利用自己收藏的资源,在党政机关、学校、部队、社区等单位举办展览宣传正能量。
2020年9月,张惠萍夫妇卖掉在河东区的房子,来到碧溪园第一社区定居,并在自己家中开设“惠财藏馆”免费对外开放。开放以来,接待了各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报友、社区居民几百人次。张惠萍说:“读本书,看张报,人们的心态会变得更平和,我们想把这儿打造为一个舒缓心灵的文化知识充电站。”
义务办展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
张惠萍夫妇虽都不是党员,却有着一颗爱党之心。多年来,他们用收藏的红色史料办展览,义务为社区居民和武清区各中小学师生宣讲党史,让大家了解红色文化、传递正能量。截至目前,已举办过党史宣讲300余场。
21年来,张惠萍夫妇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红色记忆。张惠萍说,无论在社区还是学校,通过办展重温党史,激发大家学习党史的热情,对于我们来说都很有意义,今后不管多难都会坚持下去,继续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