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坤,男,蒙古族,1975年生人,中共党员,赤峰市上官地镇前五家村党支部书记。他曾在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工作15年,之所以离开热爱的通信行业返乡任职,源于他骨子里流淌着浓浓的家乡情怀。自2018年6月上任后,于凤坤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党员凝聚力;创条件、抓机遇,努力实现富民强村。在于凤坤的带领下,前五家村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村级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的好成绩。2020年,他被中共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党员的凝聚力
上任伊始,于凤坤修订完善了村级党员议事决策制度、党员干部管理制度等12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三分公开”制度,推动全村各项工作实现民主、公开、透明;不断优化党员结构,积极培养吸纳党员;建立和完善以基层党建网格化为基础的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018年,前五家村率先实现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并组织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6月,开展了“情系党员、爱满端午”慰问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活动,为47户高龄、空巢老人送去了粽子、鸡蛋等慰问品和节日问候。
二、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前五家村共171户,566口人,村民基本靠种地为生。于凤坤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产业化进程,建设美丽乡村为最终目标,抓住乡村振兴有利时机,推进设施农业的立项落地,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水平,千方百计实现富民强村。一是加大全村环境卫生整治。主要治理房前屋后垃圾、秸秆乱堆乱放的情况,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对2019年新建厕所进行维护,增强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大病救助等惠民工作,将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登记造册,纳入贫困户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全村有线网络、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均达到100%。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扩大了玉米滴灌、蔬菜、养殖业发展,确立了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导的村级经济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养殖户,建立了合作社和农村经济人体系,制定了“自主经营、利益联动、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产业框架,和广东、辽宁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以及赤峰市雨润蔬菜批发市场有效对接,搞好农业生产全程服务,每年输出劳动力100余人次,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1万元,实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加强学习,提升自己,不断适应新形势要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于凤坤在工作中始终把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在“学习强国”上线以来,他努力学习,并三次通关“挑战答题”,获得“学习达人”称号;同时选取了党史、法律、慕课等与基层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同学习,提高了自身和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发家致富的能力。
于凤坤,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以真情润山村,以担当促发展,履职尽责,为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