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杨小红

杨小红

宜宾市古河镇保民村主任

  杨小红,男,汉族,生于1973年9月,中共党员,现任宜宾市古河镇保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他还是保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

  保民村处于古河镇岩区,距离古河镇场镇近10公里。十多年前,交通不便,信息迟滞,群众思想保守,祖祖辈辈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杨小红是保民村土生土长的人,早年曾在村上任职文书、会计等职务,2006年外出务工,在外面打拼了7年后,也算是小有成就的人。在外打拼始终是“外乡人”,思乡情结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越发浓厚,2013年,杨小红毅然决定回乡发展,立志要把自己的穷山沟沟搞起来。从一开始的小规模生猪养殖到年出栏6000头的规模、2000余亩的蜂糖李和耙耙柑,如今的杨小红已经成为保民村的致富带头人,古河镇种养殖业中的佼佼者。

  杨小红接受技术人员指导蜂糖李种植技术

  “最开始我在外面是跑猪饲料销售的,所以跟养猪户接触得比较多,有了一些经验后,决定回乡首先从养猪开始。”这是杨小红回乡后做的第一个决定,然而,干起来远比想象当中遇到的困难更多。首先是家人的不支持,家人认为在外面一年可挣10多万,而现在这笔收入没有了不说,还要投入更多的到养殖里面去,家人的不支持意味着他必须顶着更大的压力。其次是村里的公路,路况不是很好,大多是3.5米宽的公路,有的地方还没有硬化,保民村离场镇大约有10公里,这给生猪运输增加了成本。最让他头疼的,还是在养殖技术上,毕竟是第一次养殖,没什么经验,而且是自己摸索着干的,第一批猪养得非常不顺利,投入也比常规的养殖大得多,第一轮养殖下来,因为前期投入较大,所以杨小红根本没赚头。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觉得既然放弃了外面的高薪,回来就必然要做出点成绩,或许是骨子里一直有股想改变家乡面貌的劲儿,使得他在挫折中并没有被打倒。

  杨小红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治理

  他每天起早贪黑,去周边的养殖场参观学习,上网查、自己查阅养殖技术的书籍研究养殖技术,主动到畜牧部门请教养殖技术,还积极向镇上争取公路项目,得到了镇上的支持,镇畜牧站经常下村指导,随着掌握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多,杨小红的养殖之路渐渐顺畅了起来,收获了人生创业“第一桶金”。出栏,再购进,再出栏,如此往复,2019年,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年出栏近3000头,产值500多万,他还因此带动了村里几户村民进行了小规模的养殖。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杨小红等村干部看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愈加重视,尤其是现代农业,国家政策给他们增加了干事创业的底气。

  “一个人富不算富,在养殖生猪的基础上,我还想发展点其他农户都能参与并受益的产业。”这是生猪养殖产业比较顺畅以后,作为支部书记的杨小红,有了另一个想法。

  杨小红在蜂糖李产业基地修剪枝丫

  保民村虽地处偏远岩区,但紧邻AAAA级景区七洞沟,距离邻县的柿子采摘基地也只有3公里。杨小红觉得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保民村可以依托乡村旅游发展一些种植业,搞采摘体验。

  “我们抓住自身优势,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种养殖业结合,将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杨小红胸有成竹。2018年初,作为支部书记的杨小红,带着村支两委干部、党员、村民等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最终决定栽种从贵州引进的蜂糖李。紧接着,召开村民大会宣传、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将土地流转出来,整理土地,2018年,蜂糖李树逐渐栽种在保民的荒山坡上。村党支部还牵头成立了益康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专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支部带头,专合社管理,吸纳农户为社员,以现金或土地折资等方式入股分红。吸纳了50多户农户为社员,其中贫困户社员19户。随着基地项目的推进,各级扶持政策相继落户基地,争取了中省市财政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资金100万,农村信用社融资200万,其他涉农扶持项目50多万,为该村产业发展开启了绿色通道。

  有了政策资金的保障,该专合社不断扩大规模,又从成都引进耙耙柑苗子,栽种了1000亩。原来经济价值不高的杂竹林或荒山坡变成了满山的蜂糖李和耙耙柑,2020年,有一部分蜂糖李树已经挂果,现在虽然果林还没有全部投产,但是这么大一片园子的管理足以解决周边10多户农户的就业问题,给村里贫困户就业创造了就业机会。

  “下一步专合社打算再建一个年出栏6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场,将粪污经过处理用于果树施肥,实行种养结合。”2018年回乡发展的农民工杨友平作为专合社的社员之一,说起专合社的规划,也是信心满满的。杨友平也是在杨小红的影响和劝说下回到村里,和他一起加入了专合社的会员。“我现在就在家门口坐等分红了。”村民杨寿平除了将自家50亩林地全入股外,还投入了4万元的现金。

  目前,保民村已种植贵州蜂糖李和耙耙柑共2000亩,第二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正在建设当中。现在的保民村,果树长得正旺。随着产业的发展,泥结石路硬化了,窄路加宽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

  产业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2019年8月,保民村作为全市“聚火”工程暨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现场会参观点之一,周边区县的乡镇和单位经常来参观学习交流。杨小红本人近几年也是殊荣不断,先后被评为先后被评为“宜宾市优秀共产党员”、“宜宾市创业之星”、“长宁县孵化园创业之星”, 宜宾市“党建示范市”建设先进个人。

  “我希望以我微小的力量感染带动更多的人,改变保民村穷苦偏僻的面貌,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这是我作为支部书记的职责。”杨小红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前进路上的指引。他并不满足现状,下一步,他计划将蜂糖李基地周边再打造,增加民宿、农家乐、垂钓、游山步道等,争取建成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好人寄语:“我希望以我微小的力量感染带动更多的人,改变保民村穷苦偏僻的面貌,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这是我作为支部书记的职责。”杨小红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前进路上的指引。

  道德点评:昔日的穷山旮旮,今日的满山李花,见证了杨小红从一名返乡农民工上任支部书记再到带领群众致富,改变穷山旮旮的心酸历程,也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杨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