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理,男,53周岁,滨海县天场镇民政会计。该同志坚持31年如一日,潜心挖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为42位烈士寻找亲人,为36位烈士修缮坟墓、撰写碑文、树立纪念碑,为120多位烈军属修建新房近300间。撰写的《一部〈家史〉揭开日军滨海烧村暴行》、《新四军24团创建在天赐场》、《新四军八旅草棚里的党代会》、《血战黄海》、《将军情定盐阜区》、《儒将雪三盐阜征程》、《新四军中姐妹花》、《血染阜东》等一批研究成果,分别填补了国共两党抗日史、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史的空白,引起海峡两岸抗战将士的高度关注,他撰写的抗日研究论文、收集的实物先后被国内多家文博、档案单位珍藏。仅2011年以来,中国新闻社为徐振理发表通稿7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华魂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中国台湾网》、《中国国防报》、《铁军》等中央、军队、地方和海外新闻媒体,深度报道了徐振理研究、传承红色文化的先进事迹。
一、挖掘红色文化有心人
1983年3月,徐振理退伍回乡做民政会计,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革命烈士换、补证,先后为有争议的9名天场籍革命烈士补发了烈士证书。其中典型的两个事例,一个是潘吉岗村民兵中队长潘其龙,在1943年清明节深夜,被伪军抓捕并打断两根肋骨,宁死不屈。家人用80斛小麦赎回了奄奄一息的潘其龙,并于当年农历4月2日牺牲。徐振理走访调查了当年一起被捕的亲历者,大家一致证实,潘其龙顶住敌人严刑拷打,没有出卖同志,导致他牺牲的直接原因是伪军毒打。徐振理据此为潘其龙补发了革命烈证明书;另一个是天沟村民兵中队长洪守凤,于1947年8月14日参战获胜,15日上午,凯旋回家过中秋的洪守凤,被埋伏在高粱地里的还乡团击中牺牲。徐振理以革命者也应有妻儿老小为由,力排非议,为洪守凤补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2009年春天,《盐城晚报》报道盐城五条岭战争遗事,引起徐振理的关注。4月2日上午,他找到了已嫁响水县的烈士张步高唯一女儿张桂花,对照烈士证,确认张步高烈士在盐南战斗中牺牲。次日一大早,张桂花赶到盐城,经徐振理联系《盐城晚报》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张桂花跪在五条岭烈士陵园,泪如泉涌,62年寻父路,在徐振理的帮助下,终于有了结果。
徐振理同志在研读新四军3师8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敌工科刘能毅、敌工训练班女学员李春华、供给部科长解舜臣光辉历史时发现,李雪三、刘能毅、李春华、解舜臣的文史资料中,有一个共同的经历——新四军3师8旅辛荡敌工训练班,于是,徐振理同志于2013年2月底专程到镇江,拜访解舜臣烈士遗腹子解抗。2013年4月20日,应徐振理之约,90高龄的新四军女战士李春华从北京、解抗一家从镇江来到滨海,当解抗把当年盐阜地委敌工部负责人高原、王央公代表地委写给解舜臣烈士一封慰唁信的原件呈奉李春华审阅时,李春华对证遗物,认定解舜臣是8旅辛荡敌工训练班同班同学。
天场镇秉义村戴秉义烈士,于1940年冬天牺牲在射阳县大喇叭口海域,2013年12月7日下午,徐振理带着烈士儿子戴克庄和妻儿一起,73年后,第一次来寻找并确认了烈士殉难地,戴克庄跪在海边,泪流满面,平生第一次呼喊“爸爸!爸爸!……”。
二、善帮优抚对象如亲人
天场镇是革命老区,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较多,经徐振理帮助,先后为120多户修建新房近300间,其中新四军老战士潘开田、芦春荣,因水利工程搬迁,徐振理建议领导,给他们第二次补助建房经费。
2012年春天,国家对革命烈士部分老年子女办理生活补助,徐振理知道天场镇有几位革命烈士老年子女在外地,他主动打电话通知本县蔡桥镇沈学梅、响水县运河镇张桂花、阜宁县郭墅镇、羊寨镇张太玉、张太明姐弟俩。其中张太玉、张太明姐弟俩是张国庆烈士的5个老年子女还健在的2个,烈士证持证人、三儿子张太白也已去世,张太玉、张太明姐弟俩成家在阜宁县农村,原来的村庄因水利工程,全都搬迁到几个村落户,徐振理找到原来村里老干部帮助联系,终于在阜宁县郭墅镇、羊寨镇找到了张太玉、张太明姐弟俩,及时为他们办理好所有转移外县报批手续,在滨海县民政局,张太玉紧紧拉着徐振理的双手说“好人,我见过不少,但没有你这样的好!”。
2013年12月14日下午,徐振理到烈士聂宝富儿子聂步才家,寻找烈士史料,当他得知烈士女儿聂秀英,在阜宁县尚未享受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时,立即和阜宁县民政局联得联系,并通知聂秀英来天场镇办理转移报批手续。
绿杨村无儿无女烈属袁沈氏,是在毛主席办公室帮助下,才证实丈夫袁桂红牺牲在朝鲜。袁沈氏年老体弱,经常住镇卫生院,在没有公费医疗的情况下,徐振理和历届领导一起,坚持全额提供医疗费用。袁沈氏住在茅草屋,徐振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得知远房侄儿沈学海准备建楼房,徐振理主动提议,由镇政府出红砖9000块,在他家建楼房时,为袁沈氏扩建一间,袁沈氏成为全镇第一个住上楼房的烈属,一直住到逝世。1999年11月18日下午,袁沈氏病故火葬,徐振理和民政助理一起为袁沈氏送葬到滨海县殡仪馆,践行了“代子送终”的义务。
2014年1月29日,已经劳累一天的徐振理,顾不上回家、顾不上吃晚饭,来到身患癌症的烈士老年子女范孝云家中慰问;紧接着,他又来到滨海县人民医院病房,慰问病入膏肓不能回家过年的新四军战士于从宝,2月4日,于从宝老人在医院病故,但他的家人,记住了党和政府的关照、记住了徐振理对一位老战士的好。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