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徐文丽

徐文丽

吉林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徐文丽,女,1988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吉林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徐文丽幼年时在吉林市社会福利院这个大家庭中成长,成年后坚守承诺,继续返回福利院,接过护理员的“交接棒”,照料孤寡老人、残障青年和孤弃儿童。

  用行动践行当年的承诺

  徐文丽幼年因养父母双双离世,在吉林市社会福利院长大,虽然失去了双亲,但她在这里度过了安稳的童年。小时候她最爱的毛妈妈总是笑着逗她:“丫头啊,现在我们疼你照顾你,等你长大了,可别忘了这个大家庭呀!”。每当这时,她也总会说;“等我长大了一定回来,像你一样照顾别人!”。这句带着玩笑意味的承诺,在徐文丽心底悄悄埋下了种子。

  成年后,面对外面优越的工作机会,她始终无法忘记老人们温暖的面容,想起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更想起那句“一定回来”的约定。于是,她拒绝了到南方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福利院,成为一名护理员,用行动兑现当初的承诺,让这份爱与温暖在福利院里不断延续、传递。

  在穿衣喂饭间传递人间温度

  “姑娘,别把手弄脏了。”当徐文丽蹲下身为瘫痪老人穿鞋时,老人颤抖的手掌推着她的肩膀。这个瞬间被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里:“我就是您的孩子,哪有孩子嫌父母脏的?”话音未落,养老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让这个初出茅庐的护理员手忙脚乱。

  在特殊护理部工作的时光,徐文丽练就了“听声辨人”的绝活。凌晨三点,只要走廊传来瓷盆打翻的声响,她就能准确判断是哪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又打翻了夜壶;寒冬腊月,她总把暖水袋塞进智力障碍青年的棉鞋,自己却冻得双手通红。

  “文丽啊,你说你到底图啥?”面对同事的疑问,这个总把“承诺”挂在嘴边的姑娘永远笑着:“当年福利院给了我完整的家,现在该我当大家的‘家长’了。”

  让诚信之光点亮更多心灵

  “张大爷,您看这饺子馅,是我早晨去早市挑的前腿肉。”逢年过节,徐文丽都会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来到了张大爷的面前。这位曾因思念亲人绝食的老人,此刻正攥着她的手掉眼泪:“好孩子,你比亲闺女还亲。”

  如今作为带教老师的徐文丽,办公室里珍藏着两本笔记。一本记着“王奶奶爱喝温热的露露”“李爷爷听不得鞭炮声”,另一本则密密麻麻写着“小刘害怕给老人翻身,要手把手教”“新来的小张总忘记给智力障碍的孩子剪指甲”。在她指导下,“90后”护理员小王发明了用不同颜色药盒帮助认知障碍老人服药的办法。

  “文丽姐说,咱们的工作是个良心活。”新入职的护理员小李翻着笔记,看到一张泛黄的照片: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被毛妈妈抱在怀里。照片背面写着:“福利院的孩子都有家。”

  从被照料者到守护者,徐文丽用13年的光阴兑现着童年的承诺。这个把“诚信”二字刻进骨血的女人,在福利院的方寸间种下春天,让爱的接力棒在白山松水间永续传递。正如她常说的:“世上最珍贵的事情,是人心换人心的温暖。”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

徐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