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豹,男,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慈善总会理事。
他投身公益事业12载,于2015年创建“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用9年时间把一个只有25人的志愿团队发展成为拥有17个分支机构、3000余名注册志愿者的“5A”级慈善机构。徐俊豹曾荣获“龙江好人”等荣誉。
一段故事叫响一个名字
说起“来顺”这个名字,还有这样一段由来。儿时的徐俊豹从小接受党的教育,时常听街坊四邻的老人们讲起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正是这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年少的徐俊豹对党和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关于奉献的朴素想法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芽生发。正如歌曲《东方红》唱的那样,从那时起,徐俊豹就把共产党、毛主席看作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用他的话说“共产党、毛主席来了,咱中国人的日子就顺了”。就这样,“来顺”这个名字就慢慢叫起来了。
一颗初心点燃公益之火
正是年少时关于奉献的朴素想法,让公益的种子在徐俊豹身上落地生根。2015年冬,已投身志愿服务十余年的徐俊豹,怀揣着为民服务的信念,带领25位志同道合的志愿战友们,携手创建了“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团队成立次日,他在英伦名邸小区走访时,遇到了半瘫痪的独居老人李茂奎。走进老人家中,他被眼前脏乱的环境惊呆了,一股酸臭味让人发呕。老人更是因为牙痛难忍,脸颊严重红肿,连续两日只能以凉水面包充饥。看到老人的遭遇,徐俊豹当即和四名志愿者,一同用棉被裹紧老人,抬上轮椅送往诊所治疗。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老人打扫房间,还带着老人洗了澡、理了发。一转眼10年过去了,徐俊豹依然清晰地记得老人家目送他们离开时由衷感谢又依依不舍的眼神。他常说,“这个眼神就是给予我的最高荣誉”,这个眼神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将志愿服务做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一双脚板踏遍助人之路
团队创建9年来,徐俊豹公益助人的脚步从未停歇。2021年5月,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地震,徐俊豹第一时间带队星夜兼程驰援灾区,迅速发放三千余顶帐篷,为四百余名受灾群众送去可供15天的热餐,用速度与温度为灾民撑起一片天。2023年8月,黑龙江省尚志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徐俊豹亲自带队,迅速赶赴灾区,积极组织救援物资,全力筹集救灾善款,为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勇士”和因灾流离失所的乡亲们送去关心关爱。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人道救援网络的支持助力下,共筹集善款两千余万元,惠及157个村屯的近五万户受灾村民,直接受益群众近十五万人。
一份坚守传递人间大爱
热乎乎的小米粥,香喷喷的包子……这样暖人心胃的早餐都是免费供应的。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文明办的指导支持下,由来顺公益负责实施的“龙江志愿爱心屋”项目顺利落地。从前期选址到设备采购,从设计装修到供水供电,从早餐制作到早餐发放,从人员管理到扫码取餐,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次沟通、每一项服务,徐俊豹都全程参与、全心投入、全力推进。两年来,由他主导搭建的“爱心屋”已建成运营7家,分布在哈尔滨市主城区的大街小巷,累计为周边老年人免费提供爱心早餐七万余人次。如今的“爱心屋”不仅有来顺公益的志愿者提供服务,不少受助的老人们也纷纷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每天帮忙准备、分发早餐。这其中不乏一些失独老人,忙碌的生活让他们暂时忘却了心里的伤痛。一位失独老人拉着徐俊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大兄弟多亏你了,让我做点有意义的事。”
一份责任展现志愿担当
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市胜利召开。为全力护航亚冬盛会,2024年初,徐俊豹就带领团队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同年10月开始演练,12月城市侧志愿者正式上岗。在备战亚冬的14个月里,他带领团队在哈尔滨市重要交通枢纽、商圈、景点、赛事场馆周边设置了42个服务点位,累计出动志愿者三万余人次,总服务时长近十三万小时。期间,徐俊豹自主设计了以各地方言和民族语言为主、外语为辅的志愿服务模式,推动“亚冬热”与“尔滨热”有机结合,得到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对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来说,“徐来顺”就如同他的名字,他来了,需要就有了着落,心也跟着顺了。未来,来顺公益将在“徐来顺”的带领下,继续奔走在为民服务的公益路上,为更多人献上爱心、送去温暖、带来希望。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