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太措,女,藏族,1986年6月生,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新都镇查尔瓦村村民。2010年,呷太措的丈夫因意外导致瘫痪,没过几年呷太措的母亲又因脑出血半身不遂,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呷太措一人肩上。10余年来,呷太措对家人不离不弃,背着丈夫四处求医,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从未患过褥疮和皮肤溃烂。她勤俭持家,用柔弱肩膀托起家庭的希望。呷太措曾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晴天霹雳 丈夫意外瘫痪
呷太措的丈夫泽仁桑珠是村里的木匠,手艺精湛,家境殷实。他们的小日子和和美美,充满了希望。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2010年6月21日,泽仁桑珠像往常一样出门做木工活,不幸被屋顶滚落的圆木击中颈部,当场昏厥。经过抢救,泽仁桑珠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脊椎受损全身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那一年,呷太措才23岁。
住院许久后,医生建议回家休养,进行康复训练。此时,呷太措已身怀六甲,她不容分说,背着丈夫回家。3个月后孩子降生了,而就在临产前一刻,呷太措还忙着为丈夫换洗尿布。家里没有人照顾呷太措坐月子,她只好委托婆婆代为照管丈夫,自己回娘家坐月子。可回去才第四天,呷太措挂念丈夫和婆婆,心急火燎地带着孩子回到家里,一边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
不离不弃 精心照料
每一次出门看病治疗,呷太措都要背着丈夫走很长一段山路,才能到通村公路赶车去县城。原本有70公斤重的泽仁桑珠,那时瘦得不足50公斤。丈夫在呷太措的背上唉声叹气,说着丧气的话,“你为了我遭罪了,我对不起你。”而呷太措却温柔而坚定地安慰丈夫“你不要着急,你的病需要时间,你不能倒下,我们一家老小还指望你呢。”然而,呷太措心里的苦楚,只有独自咽下。
长期护理让呷太措摸索出了一套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方法,还学会了配药打针、学会了输液按摩,成为了泽仁桑珠的“专职医生”。在呷太措的精心护理下,丈夫没有患过褥疮、皮肤溃烂等慢性疾病。
有人曾劝告呷太措改嫁,呷太措却坚定地说:“条件好的时候,我嫁给他,现在他生活不能自理了,我不能抛弃他,我不能做负心人。”
呷太措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丈夫康复的念头,为了给泽仁桑珠治病抓药,呷太措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当地部门为他们一家办理了低保、残疾证,大病救助补贴等。此外,各级党委政府也为他们争取了各项惠民资金,帮助他们进行医疗保险报销。
祸不单行 母亲因脑出血半身不遂
2012年5月,呷太措的母亲因为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住进了炉霍县人民医院。呷太措的父亲知道女儿的处境,不愿让她来照顾母亲。然而,实在没有人手,父亲只好如实相告。呷太措只好白天在医院照顾母亲,晚上又一路小跑到5里以外的家里照顾丈夫。呷太措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此以后,家里有再大的困难,他都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女儿。但呷太措尽量抽时间回去看望患病的母亲。
2015年6月,泽仁桑珠因为急性肺炎、膀胱炎住进医院,就在住院的第二天,他们的孩子也因患上传染病麻疹也住进了医院。3天后儿子的烧退了,丈夫的肺炎好转了,呷太措却因为过度劳累,竟在医院的水泥地上睡着了,醒来之后,她说她梦到了丈夫抱着孩子在开满格桑花的草原上打滚……
因为身体残疾,得知自己永远也站不起来,泽仁桑珠变得脾气暴躁,甚至一度曾有轻生的念头。呷太措用自己的爱心融化泽仁桑珠悲观绝望的心灵。妻子的不离不弃,让泽仁桑珠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一路走来,呷太措倍感生活的艰辛。她说,家里遇到不幸,除了感谢乡邻外,最想报答的就是她的婆婆。“我嫁到这个家里,我和婆婆从来没有拌过一次嘴,在最艰难的时候,婆婆总是默默替我分担。”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婆婆借住在县上亲戚家,照顾两个孙子的饮食起居。婆婆说,在她心里,呷太措就是她的亲生女儿,家里没有呷太措不行。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