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吴惠生

吴惠生

  吴惠生,1951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现任三山村党支部书记。

  1983—2015,今年是吴惠生“守岛”的第33个年头。30余年来,吴惠生见证了三山从没有电、没有村级收入的太湖孤岛,转型为如今风光旖旎、村级年收入稳超千万元的最美村庄,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5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国字号荣誉一箩筐。

  他“求”来一条水底电缆穿越太湖

  三山岛地处太湖之中,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直到本世纪初,岛上仍然没有电、没有电话、没有公路,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岛上的果树,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村级收入几乎为零,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吴惠生上任仅12天,便找到了一家企业洽谈三山岛旅游开发合作事宜,不久项目动工,三山岛迈出了旅游开发的第一步。“拦路虎”很快出现——项目建设需要用电,岛上只有柴油机自发电,不仅成本高,也带不动大型机械。不通电成为三山岛发展旅游业最大的障碍,加上投资方经营等方面原因,这一旅游项目在1997年以失败告终。“试水”失败,让吴惠生看到了症结所在——想要发展旅游,必须解决用电问题。为此,他一趟趟地奔走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请求援助。2001年1月18日,1条1万伏、长3公里的水底电缆穿越太湖。

  他卖出第一张三山岛旅游门票

  2001年9月28日,让吴惠生铭记终身的日子。这一天,他在三山码头上摆上一张写字台、几张板凳,临时搭起售票点,以每张15元的价格,卖出了三山岛的第一张门票。小小的岛屿沸腾了,人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自这一年起,三山岛的门票收入连年翻番:2002年,60万元;2003年,120万元;2004年240万元……直至2011年,突破千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软硬件服务,吴惠生带领村民不断开发新景点,改善旅游设施。中国移动的通讯塔也落户岛上,解决了通讯难问题。此外,村里还清理码头淤泥,建设环岛生态湿地,绿化造林20多亩,并种植了桃、梨、石榴、枇杷等优质旅游观光果树,供游人观赏、采摘。2013年5月,吴惠生带领岛上部分农家乐老板专程去了趟台湾,“偷师”台湾农家乐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他铺平了三山岛村民的致富路

  2001年通电后的三山岛,依靠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业迅速发展。但是,随着三山岛经济的发展,农家乐逐年增长,岛上游客越来越多,用电量也与日俱增,在用电高峰或电力抢修时,会导致三山岛停电停水,从而被游客投诉,这极大制约了三山旅游业的发展。2014年8月28日,在吴惠生的努力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三山岛第二根湖底电缆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近800万元,总长3.6公里、重182吨的高强度海底电缆2天内即铺设完毕,9月初即投入使用。从此,新增的湖底电缆与原有电缆成为“双保险”,24小时不间断为三山岛输电,大大缓解岛上的用电压力,为岛内群众生产生活和旅游业发展用电需要提供保障,也铺平了三山岛村民的致富路。

  他要守护住一片生态、文化“绿洲”

  三山是太湖孤岛,“与世隔绝”使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太湖风光与生态环境,也留下了大量的垃圾等污染物。2007年起,吴惠生带着村民们拆围网,在三山岛内外打造生态湿地。然而,湿地在岛上,岛在湖中,随时受到风浪冲击,水生植物、设备设施损耗大,湿地维护费用、人工费用是陆地上的数倍,吴惠生咬着牙坚持。截至目前,三山岛已建起超过2000亩的生态湿地公园,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除自然生态外,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迹、“太湖驿站”古迹、数不胜数的明清建筑无不增加着这个小岛的吸引力,也拉动着吴惠生心头的那根紧迫的弦:老房子倒一座就少一座,得赶紧保护起来。为此,三山以一个村之力,请来全国各地的专家,修复遗址古宅、建设文化展览馆,保护源远流长的三山文化。

  他要为子孙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三山岛上村民历来使用柴草和蜂窝煤为燃料,旅游开发后,全村100多家农家乐及村民都使用瓶装煤气和柴油为燃料,既不安全,又严重影响三山岛及太湖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为了彻底改善三山岛的环保及各项生态指标,以吴惠生为首的三山领导班子决定:应该为子孙留下一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碧水蓝天,使用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新型清洁能源已势在必行,2015年,三山要建设LNG气化站。一经决定,吴惠生就风风火火地着手工作了,设计管道铺设规划、筹备资金、购买设备…… 吴惠生坚信,在三山岛建立自用气化站,既能有效降低三山岛污染排放,有效降低村民的能源使用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又能进一步推动低碳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三山村级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他会信守承诺一直干下去

  33年前,当吴惠生走马上任时,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三山村富起来、美起来,群众过上好日子!正是这份承诺,吴惠生一干就是33年,他带领村民凭着一股“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闯出了一条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村级年收入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2014年的1500万元,村民从没有一幢楼房到人均收入超35000元。33年来,一个贫穷、落后、闭塞的孤岛村逐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新农村,实现了吴惠生当初的承诺。

  看到三山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一家家走向了致富路,吴惠生没有眼红,他的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他也不允许爱人开农家乐,他心里明白:我要造个新房子开家农家乐发个小财还不简单?但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也是三山村民的带头人,我首先应该作出表率。其实,吴惠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女生很优秀,10多年前考上名校出国深造,与澳大利亚籍先生结婚,作为优秀人才留在澳大利亚,并育有一对双胞胎混血儿。女儿和爱人都希望他辞职移居澳大利亚共享天伦之乐。为了兑现对村民的承诺,吴惠生选择留在了三山孤岛上。

  2012年, 62岁的吴惠生在村民的热情拥护下,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吴惠生说:既然村民们信任我,我也还干得动,我就要继续干下去。在他的面前,一幅三山岛的更加美丽的画卷正在慢慢展开……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吴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