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明,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教学四党支部书记、教育处副处长。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软组织神经痛和盆底疾病。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学习标兵、首都卫生健康青年榜样称号。
他,是中医药临床实践路上的“传承者”
有位中年女性患者宫颈癌术后出现尿潴留,2个月后仍不能自主排尿,这种情况需要患者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因为长期导尿,生活质量差、情绪紧张焦虑、精神萎靡。王伟明耐心安慰患者,仔细向她解释中医针灸疗法具有安全性好、起效快的特点,对一些尿潴留患者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王伟明使用名老中医传授的针灸方法给她治疗后,她顺利拔除尿管,恢复了正常排尿功能,她惊喜地感叹:“中医针灸真神奇!”
多年来,王伟明时刻牢记要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发扬,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好,以更好地造福帮助患者。近几年来,他累计使用中医针灸诊疗了15000余人次,特别是在软组织神经痛、盆底疾病等发挥中医针灸特色优势,帮助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
他,是中医药科研教学路上的“攀登者”
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切实的临床疗效,但这些如何以高质量“证据”得到国际认可和诊疗指南采纳,这是循证医学对中医药研究者提出的必答题和难答题。一直以来,王伟明都在团队中开展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循证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多项针灸临床研究,就在不久前,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外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了《电针治疗中国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用严谨的科研方法、详实的研究数据,为针灸治疗肿瘤患者止痛治疗常见副作用提供了最新最高级别的证据。
医教相长、科教相助,中医医教研难以分割也不能分割。作为一名年轻的研究生导师,王伟明在指导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根据年轻人特点,喜欢以身示范、注重启发引导,从不生硬说教,手把手教学生针灸操作,逐字句标点帮学生修改论文,总是以实例启迪学生思考,已参与指导研究生6名。另外,还参与完成了600余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300余名长学制医学生千余个学时的临床课程管理。指导的研究生有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他们毕业后正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显身手、做贡献。
他,是中医药援助帮扶路上的“奉献者”
2022年2月,王伟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号召,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和医院党委决策部署,主动报名赴三明市参与援助帮扶苏区老区共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他带领专家形成了专家查房、门诊、手术、会诊、专业宣讲等固定工作模式,在当地赢得了同行的信任和老百姓的认可。
2022年2月以来,王伟明率领多名专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7项,新增重点学科5个,优化中医优势病种方案43个,制定协定处方7个,研制有效膏方及中医外治法12个;带动全院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同比增加41项,合作开展课题3项,联合申报团队引进项目1项,带教基层医师20余名,开展教学查房230余次、科室经典学习和讲课130余次;实行全域巡诊和中医药宣讲,指导重症疑难病诊疗141人次,开展手术270余台,惠及17000余名患者,带动全院门诊中药处方量增长42。56%。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