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王淑尘

王淑尘

桂阳县太和镇中学退休教师

  王淑尘,女,1936年10月生,祖籍湖南岳阳,桂阳县太和镇中学退休教师。

  王淑尘扎根基层30载,数十年如一日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不计其数的贫困学生垫付学费、送衣赠物,被学生誉为“母亲”“心中的丰碑”。退休后,她仍然发挥余热,变卖个人在郴唯一住宅,并由其子女自发追加捐款,在太和镇中学设立“玉兰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学校的优秀教师和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该教育基金已连续三年发放奖助学金超过18万余元、奖助师生100余名,今年又联合湖南省梦飞翔阅读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向太和镇中学捐建一所“玉兰图书馆”,现有九大类、1500余册图书。

  坚持捐资助学,是初心不变的“红色情怀”。上世纪50年代,王淑尘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由于每学期申领助学金,才得以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是党和国家给予了温暖与关怀,是助学金“及时雨”“雪中炭”,才让她没有因贫失学辍学。自此以后,她更加发愤图强,考取了常德师专,并回郴任教,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太和中学任教期间,她看到许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辍学,看到他们冬天因穿得单薄瑟瑟发抖,看到他们天天吃咸菜,不禁忆起自己求学时的艰难,在心底埋下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种子。她自己的家庭都勉强维持温饱,却自发为学生垫付学费,把自家孩子的衣服送给更困难的学生,还总是把自己的口粮留给学生吃。退休后的王淑尘,变卖其在郴州市区的唯一房产,将变卖的钱款全部用于奖励教师、捐资助学,充分彰显了退休不褪色、余热更生辉的高尚品格。她常说:“我是受到了党的恩惠,才有了现在的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老师和学生。”

  振兴乡村教育,是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王淑尘是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先进知识分子,4个子女也在她的教育和引导下考上大学、各有所成。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更深知振兴乡村教育才能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在太和镇中学工作期间,她一人身兼数职,担任多门课程教师、女生辅导员、学校校医,不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带领学生下地劳动,每晚到学生宿舍查夜,还要备课、改作业到深夜才休息,为教育倾尽了所有时间和精力。退休后,她听闻曾经工作的太和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助推太和镇中学教育发展,当即决定成立教育基金奖励教师、资助学生,希望以此鼓励教师扎根乡村、潜心育人,激励学生坚强勇敢、奋发向上,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玉兰花开盛放,是缱绻不舍的“校园情怀”。三年前,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王淑尘83岁生辰。她的四个子女全程陪伴母亲寻访故地,来到太和镇中学,发现学校扩建了,有了新的教学楼、食堂、宿舍,还有宽敞的操场。原校园建筑均已不在,唯有两颗玉兰树仍然挺拔伫立、遮风挡雨。也是这次重游后回到长沙,她下定决心成立教育基金,并以“玉兰”为名,寓意“玉汝于成、兰心慧质”。2020年10月,“玉兰教育基金”正式成立。2021年9月10日“玉兰教育基金”首次发放,王淑尘在子女陪同下来到太和镇中学,正值当年教师节,她还为每位老师们送上了一份节日礼物。2022年9月6日,“玉兰教育基金”再次发放,三儿子汪晓兵受母亲之托,作为“玉兰教育基金”的代表来到现场,还带来了筹备“玉兰图书馆”的好消息。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2023年12月5日,“玉兰图书馆”正式开馆。

  长大后成了你,是念念不忘的“爱生情怀”。今年,在王淑尘设立的“玉兰基金会”举行表彰奖助大会之际,王淑兰的学生献上赞师颂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这首歌,继承王淑尘职业衣钵的四女儿、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教授汪晓赞唱给她听,她在太和镇中学79届已为人师的学生也唱给她听。学生们回忆,冬天寒冷,她就把自己的被毯给学生盖上;学生被子潮湿,她就去喷药杀虫;学生天天吃咸菜,她就把自己的豆腐票换成豆腐端来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不少人手执粉笔、站上讲台、甘为人梯,其中高三排一个班23名学生,19位都成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学生就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就像先声夺春的玉兰树一样,我要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全然怒放、毫无保留。”王淑尘老师这位耄耋老人的一生,真如白玉兰花一般,高洁无瑕灼灼开,淡雅轻盈香韵远。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王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