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王庆安

王庆安

新乡市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

  王庆安,男,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

  1991年至今,王庆安坚守农业技术推广一线34年,足迹遍布全县222个村庄,其主持推广的技术累计应用超千万亩次,增产粮食28.4万吨,为农民增收6.42亿元。他先后出版论著7部,发表论文16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加编制省地方标准1项、市地方标准5项,9次获得省部级技术成果奖励。

  王庆安曾获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原大工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精研技术 躬耕田野34载

  对王庆安而言,土地是命脉,丰收是使命。1991年至今,他将“培育健康土壤,端牢中国饭碗”铭刻于心,躬身实践于田间地头。在同事印象中,他的办公室门常开,人却总在田间——全县222个行政村的土壤特性、墒情变化,他如数家珍。搞一次完整的肥效试验示范,从精确施肥、规范播种到持续监测、定点取样,无论酷暑严冬,他都一丝不苟。灰头土脸、裤腿沾满泥巴是他的常态,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土专家”。

  这份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王庆安不懈钻研的动力。他深知传统粗放施肥的弊端,将主要精力倾注在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研究上。同时,他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农业绿色发展探路。长期实践积累转化为丰硕成果。多年来,他参与制定多项省市级农业技术标准,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专利4项,其主持推广的技术两次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成果一等奖。

  心系农户 农技服务“永在线”

  在获嘉县工作的34年里,王庆安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行走在庄稼地里。为了方便农民随时咨询,他与数百位农户互留了联系方式,让自己电话成了全天候在线的“庄稼120”。“王站长,我家麦苗咋发黄了?”“王老师,这玉米卷叶咋办啊?”不分清晨深夜,不论节假日周末,电话铃响就是命令,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蹲在地头,细察苗情、分析土样、追溯农事操作,直至找出症结,开出实用“处方”。

  为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效率,王庆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2014年,他建起农技服务微信群,及时解答群内疑问;2016年,开通名为“禾佳土肥”的微信公众号,在关键农时精准推送技术要点;遇上农忙关键期,他见缝插针组织夜间技术培训班,在村头空地、农家小院,手把手向乡亲们传授实用技能。

  攻坚破难 节本增效惠“三农”

  挑战是技术进步的磨刀石。面对种粮大户普遍反映的“浇地费工费力费水”老大难问题,王庆安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2019年,一个创新构想在他脑海中逐步清晰:能否将经济作物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创新改良用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没有成熟经验可循,他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反复试验、调整方案、优化设备,最终在河南省率先成功实现粮食作物一年两季大面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这项创新技术的推广迅速见效:小麦抽穗、玉米灌浆的关键需水肥期,田间微喷、滴灌带精准施水供肥,省时、省力、省水、省肥。2019至2023年间,累计推广12万亩次,节水600万立方米,节肥纯量600吨,在提高水肥效率的同时稳定增产粮食9000吨,新增效益2760万元。这套源于实践、惠及农户的“水肥双减”模式,凭借显著的减灾稳产和生态效益,于2022年入选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三新)典型案例,成为河南省农技人员必修课内容。

  2005年,国家启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王庆安紧跟形势,从2006年至2023年连续主持实施获嘉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累计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672万元,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070.6万亩次,主要粮食作物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增产粮食28.4万吨,总增收节支6.42亿元。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

王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