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北京按摩医院特需门诊部主任医疗按摩师,视力残疾一级。1992年,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毕业,因眼疾失明,在湖南岳阳按摩医院学习中医推拿。2003年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系毕业后进入北京按摩医院工作。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也是该项目唯一盲人继承人;中国残联“首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知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试点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知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推拿按动疗法第三代传承人;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已治疗患者逾20万人次,出版著作4部。曾获“北京文学新人奖”、中国残联第一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适宜技术比赛”第一名、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调研汇讲“优秀宣讲员二等奖”。
精勤临床
2003年至今,王海龙服务患者逾20万人次。为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满足患者需要,他克服视障困难,坚持学习,用盲用电脑记录下数10万字的笔记,20余年坚持记周记、写医案,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遍访名师,常常独自用盲杖外出参会、学习。日常工作加班加点,最多时一天推拿治疗患者50人次。从未出现违规违纪、医患纠纷和医疗不良事件。
王海龙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和学术思想,是北京按摩医院脏腑按摩学术带头人。所主持完成的脏腑按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技术获得全国首届盲人医疗按摩“临床适宜技术”比赛第一名。2011年至今,将临床经验编写成《心悟中医按摩》《脏腑按摩腹诊临证》《脏腑按摩基础手法图解》等书籍,广受推拿医疗业内好评。
热爱中医
王海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推拿按动疗法的第三代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也是中国残联“全国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知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从走进了奥妙深邃的中医殿堂,他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份事业。从最初“被迫”的职业转变,很快便全身心投入。读经典、做临床、勤总结、勇创新,20多年不断学习,用10余篇学术论文、4部专业著作和30余篇的科普文章,将所学所得记录,并以自己的方式向医学同行和广大患者宣传推广中医文化。2011年,王海龙在《健康报》上连载了“按摩医师手记”20余篇,广受好评。2018年起,王海龙坚持在“喜玛拉雅”平台发布《脏腑按摩谈》栏目,至今已有500多期,收听量达200余万次,很好地宣传和弘扬了中医推拿文化。
王海龙是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功法课教师。每年临床带教研究生、实习生和进修医生10余名。是第一个走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沙龙讲台的盲人医生,也曾多次参加北京卫视《养生堂》等健康节目的宣教工作。
热心公益
王海龙热心于公益事业,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帮助成长中的盲童。2003年起,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盲童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历任编委、副主编,通过交笔友的形式与盲童交心聊天,为他们批改作文。20年来,他给全国各地盲童回信六七千封。他相信,饱含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和文学,一定能够点亮盲童心中的明灯。很多当年他帮助、鼓励过的盲童现在成长为按摩医生、电话接线员、律师等。如今,王海龙仍在“视障交流平台”等公益群中与广大盲童交流,每年公益讲座数10次。
王海龙说,博大的中医文化让他的内心充满自信,在中医学的道路上,他与盲人同事们一起,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