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觉得你不讲情面,故意刁难,后来我向同行打听之后,发现确实有人因此出了事,幸亏你来了让我们避免了事故。”
不久前,一家企业老板向武汉市江夏区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王璿道谢。主动请他带上专家去工厂安全检查,帮助排除安全隐患。在王璿的安全生产执法生涯里,像这样和他“化敌为友”的老板不在少数。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今年,是王璿干安全生产执法的第6个年头。2017年,30岁的王璿从部队转业地方,他选择坚守在安全监管应急执法这个旁人眼中最艰苦的岗位。
艰苦,不仅指一年365天,不管白天黑夜,不分年节假日,辖区内的企业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接到涉及危害安全生产的举报和线索,他必须马上出发调查。更体现在心理承受的压力。“我一开始参加事故调查,见过很多诸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事故现场。”
王璿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某企业里一个第一天上班的工人被卷进机器,调查后发现工人没有经过任何安全培训就上岗了,“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安全教育太缺失了,安全监管责任重大,必须严格依法监管,排除万难也要督促企业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王璿说。
这次经历,也让他定下了工作“底线”:无论面对诱惑还是压力,执法绝对不能“手下留情”,因为“我宁肯听到骂声也不愿听到(出事后的)哭声。”
动真格、敢碰硬
一次,王璿到一家工贸企业做安全检查,发现工人正在清理漆渣池,当时1名工人已经下到漆渣池里面,但还没有把漆渣翻起来,王璿赶紧制止。
“漆渣里面含有毒有害气体,人弯着腰,漆渣一翻,氯化氢吸入一两口,马上人就倒了。”王璿对工人和老板说。
“我们经常在外面做事,也没出什么事。”来自周边村子的工人说。
“像这种有限空间作业,没有防护用品,下去一个倒一个。”王璿说。
接着,王璿对现场作业进行检查,发现企业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作业前未完成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未落实相关内部审签手续。
王璿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出罚单,责令该企业整顿,“当时老板心里很不舒服,觉得我夸大其词,就是故意挑刺,找麻烦。”王璿说。接下来,王璿每天都到该企业进行培训,周末也没放过。
“罚不是目的,帮助企业发现安全隐患,并消除隐患才算工作到位。”通过安全宣传教育,老板终于意识到危险性,向同行打听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反过来非常感谢王璿的提醒,还主动请王璿带上专家去工厂安全检查,帮助排除安全隐患。
“不仅把脉‘看病’,还帮忙‘抓药’”
在对某加油站进行执法检查时,王璿发现加油机底部紧急切断阀固定不牢靠,剪切力不够,如果加油机被撞倒就不能成功切断油路地下出油管道。
由于紧急切断阀在安装之后就被埋在了沙子里,不容易发现这个隐患,王璿马上举一反三,要求所有加油站自查紧急切断阀问题,结果三个站发现了相似问题进行了整改。
当时有一位站长向王璿求助,说站里加油机的紧急切断阀高了一截,重新固定紧急切断阀就要移动加油机,若是这样,既影响了加油站的正常经营活动,还因改造施工的动火作业产生较大的风险。
王璿于是带着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出对厂家配套的支撑轨道进行整改,通过增加钢板螺栓的方法,保证紧急切断阀有效固定,这样为加油站整改降低了难度、缩短了时间、也消除了安全风险。
在安全生产执法上,王璿紧盯区位实际,探索施行了安全执法多方会诊、交流互动制度,专家线下联合会诊机制,畅通企业、政府及第三方专业机构沟通渠道,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升了服务管理效能。
2017年至今,王璿先后办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类案件160件,办结率达100%,累计帮助400余家企业整改安全隐患1100余个,2021年被单位评为“金牌店小二”,获区安全生产优秀个人荣誉。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王璿动真格、敢碰硬、查彻底的决心和勇气。执法铁面无私,初心始终未改。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