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琼,女,土族,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陕西日报社社会新闻部记者,负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各级法院宣传报道。
法治大厦的矗立,离不开钢筋铁骨般的制度构建,同样也离不开用良知洞察社会肌理、以真相推动公平正义、凭坚守传递法治温度的记录者。自2020年成为一名法治口线的记者以来,陶玉琼同志忠实履行党报记者的职责使命,扎根法治陕西建设最前沿,以一篇篇有温度、有深度、有锐度的新闻佳作,深情记录感人法治故事,敏锐捕捉精彩法治瞬间,为蓬勃发展的法治陕西写下生动有力的注脚,也让法治强音在三秦大地上传得更远、传得更广。
该同志政治站位高、业务素质强,工作中勤学善思、敬业奉献,勇挑重担、拼搏上进,多次参与全省重大法治新闻策划,承担多项重点宣传报道任务,累计采写各类法治新闻报道600余篇。
一、以专业为基 记录法治陕西铿锵足音
深耕法治新闻,需要情怀与担当,更需要付出与奉献。
自工作以来,陶玉琼同志始终冲锋在司法一线,从基层司法所到偏远山区人民法庭,她经常跟随法官、调解员深入基层,探访田间地头、社区街巷,用镜头定格三秦大地上火热的法治实践,采写的《让“风波”止于微澜》《看见·人民警察的日与夜》《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等报道,以其细腻的笔触、鲜活的场景,成为记录基层法治实践的珍贵切片。
在面对重大宣传任务时,她更是冲锋在前、担当主力。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全国两会、全省两会,还是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十四运会、中国—中亚峰会等关键节点,她都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部署,倾力打造了《让知识产权光芒照耀每寸创新土壤》《聚法治之力 奋楫高质量发展》《让三秦百姓共沐法治“春雨”》《一份和解协议背后的丝路法律故事》等站位高、影响力广的扛鼎之作。这些报道全景式展现了陕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其中多篇稿件赢得中省领导高度评价。
二、以信仰为炬 讲好三秦法治故事
记者与人民同心,也与时代同行。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时代,陶玉琼同志积极适应媒体形态和传播业态的新变化,主动求新求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水平,致力于让法治新闻“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她探索新的报道形式和传播方式,通过多渠道分发、多平台共振,将法治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让公众真切感知法治的温度与力量,显著提升法治传播的穿透力与影响力。
尤为可贵的是,她将笔触和镜头深情聚焦于法治建设一线的先进典型。无论是扎根基层数十年、调解千家万户纠纷的“老司法”,还是捍卫公平正义、铁面柔情的新时代法官,抑或是默默奉献、守护一方安宁的基层法治工作者,都成为她用心捕捉、倾力报道的对象。她深入挖掘这些典型人物背后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采写了大量如《有事,找老张》《做老百姓身边的法官》《平安枣园守护者》等感人至深的人物通讯和专题报道。这些报道不仅真实展现了基层法治工作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更通过树起看得见的标杆、可学习的榜样,让法治精神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更加具象化、生活化,激发群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和尊崇感,为法治陕西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能。
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为此,陶玉琼还积极参与法治栏目和系列宣传的策划与报道工作,结合热点法治事件和社会关切问题,策划了“群众身边的民法典”“群众说事 老秦说法”“今日探探案”等特色鲜明的普法新闻栏目,她运用“大白话”“家常话” ,将艰深的法律条文掰开揉碎,深入浅出地解读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让法治精神浸润群众心田,有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
三、以使命为舵 砥砺法治宣传新征程
陶玉琼同志不仅是一名法治故事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更是一位坚定执着的法治精神践行者与弘扬者。在繁忙的新闻报道工作之余,她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基层法治治理和普法宣传工作。她先后被聘任为律所媒体监督员、西安市行政执法监督员 ,以媒体人的专业视角和社会责任感,为法治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青年骨干记者,她甘为人梯,毫无保留地将宝贵经验传授给年轻同事。担任多名年轻记者的业务导师,在重大报道中悉心指导、并肩作战,带领他们深入一线锤炼“四力”,用心培育薪火相传的法治新闻宣传梯队。同时,她积极加强与政法系统通讯员的联络协作,在全省法院宣传骨干培训班上分享写作心得,与基层宣传干事同题共答、同采同写,凝聚起法治宣传的强大合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陶玉琼同志以一名“90后”青年党员的赤诚与担当,以新时代党报记者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与忠诚,将根深深扎进法治陕西建设的沃土。她用脚步丈量法治的广度,用镜头捕捉正义的温度,用笔端传递信仰的力量,是法治陕西脉搏的聆听者,更是法治强音的传播者,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新闻工作者在服务大局、扎根人民、守正创新中的蓬勃力量与坚定信心。
猜您感兴趣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