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崇庆,男,1958年6月生,北京市通州区中仓街道居民。自2010年起,谭崇庆全心全意照顾行动不便的发小“包子”(化名)及其母亲,用日复一日的付出为他们的生活撑起一片温暖晴空,成为邻里间传颂的佳话。他累计陪同发小一家就医超700次,无论严寒酷暑还是自身的病痛都从未缺席。他的善举不仅改善了发小一家的生活,还感染了周围街坊,让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共同传递温暖。
重情重义 十五载爱心不辍
2010年,谭崇庆在街头遇到了发小“包子”,当时,“包子”开着残疾人机动三轮摩托(以下简称“残摩”)带着自己的母亲,车上还放了一副拐杖。谭崇庆认出了发小上前问候,并注意到“包子”和其母亲均行动不便,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知需要帮助,谭崇庆毫不犹豫地帮他们把残摩上的生活用品搬到发小家中,也正是从那时起,照顾这对行动不便的母子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退休前,工作繁忙的他仍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探望发小,帮忙打扫房间,陪其前往医院护理等。当时“包子”和母亲生活困难,常年只能以水煮食物果腹,谭崇庆注意到后主动给他们带饭,还尽可能购买食材到母子二人家中做饭,让他们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退休后,谭崇庆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看望发小的次数也更加频繁。他累计陪同发小一家就医次数超过700次,15年间谭崇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深义重”的深刻内涵。他的这份坚持不仅改善了发小一家的生活状况,还感染了周围的街坊邻居,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在众人的关心和帮助下,那个原本生活艰难、略显黯淡的家庭逐渐有了生机,发小和他的母亲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024年,发小“包子”的母亲不幸离世,谭崇庆更是像亲人一样陪伴在发小身旁宽慰他、鼓励他,同时也更加关注发小的健康状况,无微不至地照顾。
风雨同行 患难中真情守护
“包子”因做过膀胱尿道造瘘术,每周都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护理。这15年来无论寒冬酷暑,谭崇庆始终坚持陪同他去医院。每次出行,“包子”的残摩就是他们前往医院的交通工具。一年寒冬的一天,大雪纷飞,没几分钟就将残摩的挡风镜遮蔽得严严实实。谭崇庆不得不一次次冒着严寒下车清扫积雪,冰冷的雪花打在脸上,寒风如刀割般刺骨,他冻得浑身直打哆嗦,可脚步却从未停歇,一心只为了能准时送发小到医院。还有一次,正值6月盛夏酷热难耐,残摩却在医院门口突发故障,为了不影响发小日常出行和就医,谭崇庆不顾烈日炎炎,独自将车推到几公里外的修车点,把车修好并送回发小家后,他早已汗流浃背,衣物被汗水浸透。
2024年的一天,谭崇庆痛风突然发作,脚趾轻轻触碰地面就会钻心地疼,可他心里惦记着需要去医院的发小,硬是强忍着剧痛从沙发上艰难起身,一步一步缓缓下楼,准时与发小会合,两人从医院回来后,谭崇庆已经疼得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才回到家中。
情同手足 日常点滴见真心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保安都知道了谭崇庆的助人故事,对他无私奉献、真挚善良的行为钦佩不已。15年来谭崇庆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无微不至地照顾发小,大到生病就医、意外摔伤,小到做饭、洗澡、聊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一度瘫痪的发小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坚持下来的动力。对于谭崇庆帮助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家人十分认可,还时常为他加油鼓劲。谭崇庆说:“家人给予我很多帮助,他们一直告诉我,我在做正确的事,要坚持下去。有时候我去帮忙的间隔久了,我女儿还会提醒我尽快去看看。”
15年的漫长岁月,谭崇庆用坚守诠释承诺,用行动传递温暖,用担当书写真情。他的善举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发小一家的生活,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与美好。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